杜女士(化名)向生殖中心医护人员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红网时刻2月23日讯(通讯员 傅婧)2021年2月10日对广西的杜女士(化名)来说是人生的一个大日子。从2013年就辗转多家医院做“试管婴儿”都没成功的她,终于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中心得偿所愿,通过一次个体化移植获得了临床妊娠。
七年“试管”求子之路坎坷
2012年28岁的杜女士与丈夫结婚,婚后一直没有怀上孕。2013年,杜女士的丈夫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重度少弱精子症”,需要通过ICSI(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来进行体外受精再进行胚胎移植,也就是坊间常说的“二代试管”,夫妻俩自此开始踏上了七年“试管”求子之路。
原本杜女士以为只是丈夫精子的问题,但信心满满的她在辗转多家医院经历了10次取卵、7次胚胎移植后都未成功怀孕。此时她已经36岁了,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储备功能逐渐减退,取卵能获得的卵子数量下降,质量也大不如前。多次“试管”期间的宫腔镜检查,还发现她有子宫内膜息肉和轻度的宫腔粘连,这些无疑都预示着她做“试管”的成功几率越来越低。
渴望成为一个母亲的她不愿向命运低头,经病友介绍后了解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擅长对她这种对高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子宫内膜损伤以及辅助生殖技术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诊治。
自2017年起,该中心还在国内首创了一种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人工智能预测工具(ERT),可以预测患者子宫内膜“窗口期”的具体时间。“窗口期”是指子宫内膜允许胚胎着床的时期,在“窗口期”进行胚胎移植才能达到胚胎与子宫内膜的同步,而胚胎与子宫内膜的不同步发育将导致移植失败。因此,湘雅医院生殖中心利用ERT技术帮助不孕症患者,特别是因“窗口期”移位而导致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进行精确到小时的个体化移植。已有许多外院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在这里获得了临床妊娠。于是,杜女士在2020年7月经历最后一次移植失败后,果断来到湘雅医院就诊。
个体化移植一次成功
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李艳萍教授仔细询问了杜女士的既往病史,并进行了一系列评估。不幸的是,杜女士的卵巢储备功能已经很差,双侧卵巢的窦卵泡少,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只有0.23,这意味着她能获得的可利用卵子数量较正常同龄女性显著减少,能否获得可利用胚胎尚是未知之数。同时,ERT结果提示,杜女士的“窗口期”较正常人群是向后推迟的,说明她的移植时间应在常规移植时间之后。而且此时36岁的杜女士已属于高龄患者,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几率显著升高,胎儿畸形率和流产率随之升高。综合考虑后,李艳萍教授建议杜女士先积攒胚胎,将胚胎进行囊胚培养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S),获得优质的胚胎后,再根据ERT的建议在最佳的移植时间进行冻融胚胎的个体化移植。
一开始,杜女士有些迟疑,本来卵泡就少,加上丈夫精子质量差,能否获得可利用的卵子和胚胎尚且是未知数,再经过囊胚培养的筛选可能就没有移植的机会,更别说再对胚胎做检测筛选。在其他医院治疗时采取囊胚培养的失败经历,让她有所犹豫。最终在李艳萍教授团队的解释下,她选择相信湘雅医院生殖中心和中心强大的胚胎实验室力量。
湘雅医院生殖中心也没有辜负她的信任,在四个取卵周期后,她获得了6枚卵子,配成了5枚卵裂期胚胎,通过培养获得3枚囊胚,其中有1枚优质囊胚。3枚囊胚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后均未发现明显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考虑到杜女士反复种植失败的病史,生殖中心徐爱装副主任医师还在移植前一天为杜女士做了子宫内膜蠕动波的检测,发现她的子宫内膜蠕动波也有轻微异常,进行了相关的治疗。在ERT结果的提示下,生殖医学中心李艳萍教授团队找到了最佳移植时机,由许彬主治医师在1月14日下午15时成功为杜女士移植了1枚优质囊胚。
终于,杜女士在移植后27天的B超显示获得了临床妊娠,七年求子之路终于看见了曙光。“我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我真的太激动了!”杜女士及家属向生殖中心医护人员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专家:精准医学把握移植“窗口期”
李艳萍教授表示,胚胎移植的结局取决于胚胎、子宫内膜及二者之间的同步性等多个因素,许多患者着眼于胚胎质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时常容易忽略子宫内膜容受性这一重要影响因素。有时候胚胎和内膜厚度看上去都很不错,却因为内分泌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子宫纵隔和免疫因素等影响了子宫内膜容受性,导致“窗口期”变窄、移位,胚胎移植反复失败。个体化移植正是在这些方面对患者进行全病程精细化管理,成为了生殖医学走向精准医疗的关键一步。
据悉,历经20余年的探索与发展,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目前已形成了一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治学严谨的辅助生殖技术专家团队,在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反复种植失败、薄型子宫内膜、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男性不育等的诊疗方面及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及筛查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中心目前开展了子宫内膜容受性基因检测、子宫内膜蠕动波检测及治疗、子宫内膜损伤及薄型子宫内膜的综合诊疗以及肿瘤患者/卵巢早衰高风险患者的生育力保存等特色项目。其中,中心行子宫内膜容受性基因检测发现“窗口期”移位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经个体化移植后临床妊娠率目前已达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