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全民死亡教育”上热搜,80%的家长都缺席这一课!

春节假期正式结束,一个花朵一样的生命就陨落了。

2月18日中午,扬州11岁女孩坠楼身亡,据小区居民反映:女孩坠楼前,疑因假期作业问题和母亲发生争执……

当一个含苞待放的生命早早凋零,即便是陌生人,也很难不为此感到难过。

而令人心痛的是,这些只是悲剧的冰山一角。 儿童发展中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在两会提案中,#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这一议题令人眼前一亮。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谈到:很多癌症晚期患者饱受病痛折磨,但家属往往会拒绝舒缓治疗,怕认为不孝。同时社会上年轻人自杀事件经常发生,我们对尊重生命相关教育有一定欠缺,他建议从中小学生开始开展死亡教育,让人们学会尊重生命、尊重死亡……

/不要让孩子对死亡的好奇 变成无知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阶段,然而,人们对于新生,大家都万分欣喜,但对于死亡,讳莫如深。

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每年约有5000万人死亡,换算下来,每1秒钟就会有1.8个人死亡。

也就是说,当你看完上面这句话后,已经有十几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

死亡,每一天都在真真切切的发生,中国的“死亡教育”仍处于空白期。

逃避死亡的话题会发生哪些问题?我们究竟要怎么面对死亡?什么才是正确的生死观?

/缺乏死亡教育的后果 远比你想像可怕

台湾高雄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多年来从事幼儿死亡教育研究。

她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一文中指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在近些年间,家长们应该也有发现,孩子自杀、自残的现象趋于低龄化:

江苏9岁男孩因撞坏学校玻璃怕被惩罚,便跳楼自杀身亡;

四川雅安三名14-16岁未成年人为抢夺财物杀害48岁女店主;

上海17岁男孩因不满母亲批评跳车后又跳卢浦大桥丧生;

重庆三名初中女孩因学习压力太大手拉手从18层楼跳下;

……

由于死亡教育的缺失,也让这些孩子失去了对于生命的敬畏。

在那些没有接受过死亡教育的孩子看来,死亡是他们抵抗父母的手段,是逃避惩罚的方式,唯独缺少的是对于生命的尊重。

对于死亡的逃避意识,使得我们的孩子在童年时期承担了太多不必要的恐惧,更使得我们的孩子在长大时候,失去了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

一个个悲痛的事例,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缺乏死亡教育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自残、甚至是自杀,对生命完全没有敬畏之心。

/开设“死亡课” 唤醒对生命的重视和珍惜

12月09日,教育部对《关于新冠疫情后加强全社会生死教育的提案》的答复中指出,教育系统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注重把生死教育与疫情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全社会对生命价值的正确理解和认知,提高国民心理素质和精神力量。

“建设课程体系,把生死教育融入课堂教育教学。”

中国部分院校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开设死亡教育相关课程。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写遗书、立遗嘱、参观殡仪馆等课外实践形式也逐渐加入到教学中

很多国家,死亡教育从幼儿园起开始普遍实施。有些学校不仅作为一门单独课程来上,还渗透到生物课、科学课、社会课等各个学科。

在东亚文化圈内,日本的死亡教育算是起步比较早的,然而,前两年,一部关于死亡教育的纪录片引起了600万网友的争议。

在片中的死亡教育课程上,学生亲自从孵小鸡开始,历时半年,将小鸡带大,但最后要将鸡吃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样做的目的,根据官方的解释,是“体验从生到死的完整过程”,但从感情上来说,的确令很多人无法接受。

人们应该在死亡课程中学到的,不是怎么死,而是怎么活。

前两年,电影《寻梦环游记》风靡全球,它以墨西哥亡灵节为背景,在这个世界之中,人死了之后不会直接消失,只要还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他们就是不朽的,并会和活人一起,参加一年一度的亡灵节party。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其实就符合了死亡教育的启蒙阶段,既不避讳死亡,也消除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而死亡教育的第二阶段,是旨在唤醒人们对生命的重视和珍惜。

在重庆,一名身强力壮的老师,某天突然发动学生,要他们每人给老师写一份祭奠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原来,在这个高中班级里,叛逆期的学生特别多:

有的学生在校外打群架,年纪轻轻遍体鳞伤,依旧满不在乎,犹如港片里的古惑仔;

有的学生偷偷早恋,失恋之后承受不住打击,选择自残,在身体上留下道道沟壑,触目惊心。

孩子们对身体和生命的轻视令老师忧心,于是,他决定以自己为“靶子”,启发学生自省。他让学生们想象老师已经去世,体验一场生离死别。

在这个特殊的课堂上,学生们一边写,一边思考以往和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有的甚至还没写完,就流下了泪水,显然,在这群稚嫩的孩子心中,对生命的分量和意义的感悟已经加深了。

不谈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

去年底,常州一幼儿园开设死亡课程引起广泛关注。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若有其事地给皮球虫办一场“葬礼”。话题由皮球虫的死亡延伸到生命教育绘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们在给昆虫“火化”

此事登上微博热搜,在央广网发起的一项投票中,支持幼儿园开设死亡课程的有270人,占投票人数的58.6%。

有90人表示“不支持,对幼儿园孩子来说太沉重”,占19.5%;有98人认为要看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方式,占21.3%。

“小孩子心理素质还没那么强大,很容易会产生扭曲心理。”虽然评论区不乏类似的质疑,但总体而言,投票支持者占大多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美国是死亡教育的发源地。从1976年开始,已经有1500多所中小学生实施「死亡教育」课程。

这门课都上什么内容呢?会有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和孩子们讨论,人在死时会发生什么事。

这个过程中,还伴有表演形式,体验突然成孤儿的凄凉感。

他们会去到癌症患者宁养院,目送着临终者离开人世。

一切的生物都是他们探讨死亡的范围。

从叶子春夏秋冬的变化,他们告诉儿童青少年,死亡是自然也是必然发生的,不必害怕,应当和绿叶般,为自己曾经是生命的一部分感到骄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美国畅销书,主讲死亡教育

在学校以外,家长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呢?

通过阅读相关图书、绘本,给孩子讲死亡、讲生命。在生动有趣的阅读中,感悟“死亡”的意义,体会生命的美好;

在清明节等祭奠已故亲人的日子里,带着孩子一起体验死亡的肃穆和凝重,体会到缅怀背后的意义;

处理枯萎的花草,去世的小鱼儿、小虫子……也都可以是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方式。就像常州幼儿园的“死亡课程”那样,可以为它们举行一个小小的葬礼,在这种死亡的仪式感中,让孩子建立起对死亡的初步认识,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

教会他们正确地对待死亡,就是为了让他们未来能够更好地热爱生活。

对孩子来说,死亡教育其实是一场最好的生命意义教育。

死亡教育的目的是认识「死」

同时更珍惜「生」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