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我想起大学时的物理化学课(这门课就叫《物理化学》)老师,开课的第一节课,花了整整一节课给我们讲学校东门口卖煎饼的成本,利润,客流量,预估每日流水。当时一脸懵逼,卖煎饼这么挣钱,我们上大学干啥?老师一语道破天机:“卖煎饼的是校长亲戚,成不了校长亲戚,你们还想再在东门卖煎饼?!都给我好好上课!”
公平情况下,收入的本质是创造价值的量度,买鸡蛋灌饼或者水果为大众提供服务,获得酬劳,没什么不好。反观本科生工作如果没有为社会提供多少贡献,获得酬劳少是应该的。但整体来看学历肯定很重要,因为小摊小贩的门槛不高,谁都能干,只要能吃苦。
你接受过完整的大学教育,然后你并不知道卖煎饼又不是科普员,整那么多科普小常识只能让买主把你当神经病,这就是读书人的酸腐之气。你攻讦的点应该是:卖煎饼是能赚钱,但至少得有做煎饼的手艺和选址的眼光,能跑得过城管,最后还得耐得住严寒酷暑,这个苦未必比读书少,所以低学历是可以卖煎饼,但首先得有那本事和性情,否则就老老实实读书吧。
以前我们牡丹江有一个煎饼摊就是做的的比别人家好吃,全牡丹江的80-95后应该都知道,后来因为排队的人太多,早上出摊儿先卖号,然后凭号来买,刮风下雨或者人家今天就不想出摊儿就不出摊儿,出摊儿的话一天300个卖完拉到,卖的比别人家贵。还有我们高中后边有对中年夫妇炸蘑菇,真是好吃,07年夏天我们高二升高三的夏天突然不干了,说是女儿考大学去了北京,他们两口子赚够钱去北京买了房。有这个本事确实不用上学了,其他人还是算了。
实际上大学毕业后很多人的工作跟专业没啥关系,但不是说大学没用,大学可以提升自己的视野,革新自己的思维,对自己三观的塑造非常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学历差距大的人没什么共同语言,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思维方式就不同。总有些风口上的人告诉你读书没用,博士都为我打工,他们用自己鲜活的例子告诉你,他就没读书,他一样过的日子好。
各位,跟他一样下海的人有多少?现在能到他这样的有多少?拿着凤毛麟角的幸存者,再跟普通孩子输出经验观吗?他都没读过书,他懂什么教育?他自己都凑不进上流圈子,偶尔有人因为胃口奇特,带着他玩过一把,谁背后不嫌弃他是个土鳖?只不过是一个,有钱一点的土鳖罢了,表面跟你虚与委蛇,有问题第一个拿你顶缸,因为你只是有钱,你还会被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偶尔有听过他们的风言风语,有些暴发户会痛定思痛,让孩子学习,真正把自家产业撑住了,基础打夯实了,这样起码自家人尽了力。但有一部分的暴发户,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这辈子潇洒就够了,那管他身后洪水滔天?
暴发户一无是处吗?其实不然,他们有人谨小慎微,有人胆大妄为,有人心如蛇蝎,有人义薄云天。他们跟泥腿子们勾心斗角,跟商贩地痞尔虞我诈,跟府衙富商狼狈为奸。你短我一寸,我缺你一两,时机成熟了,他刚好在那个风口,狠下心干一票大的,让他干成了。
这些解释其实还有很多没有涵盖地方,因为人人性格不同,行业不同,各自的机遇也不同,没法一同讨论。但是说这类读书无用论的有钱人,绝大多数是出于自卑,你读的书多有什么用,我就是比你有钱,就是比你生活的好。一般来说你还真没有什么好反驳的点。读书嘛,绝大多数人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其实很多人都做到了,但是你非要跟他那种特例来比,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他那种人是天赋异禀,并且有大运气加身,一般的读书人成就,就是比不过他,太正常了。
读书是为了提高你未来生活的上限,你从各个招聘广告上,就能提现的明明白白,而你自己的天赋努力,决定了你生活的下限。他是能给你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他是给你打开财富仓库的钥匙,他是进去殿堂的基石。读书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他不是一个事情的结果。
一个很直白的例子,在异国他乡,你会他们国家的语言,起码交流没有问题,找到生存的机会也越大,你如果会国际通用语,那么你的生存几率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有条件限制。但是你啥也不懂,那你就是稍微聪明一点的猩猩,只能依靠手语跟本能,处处受制。
读书是一点一点,把你从荆棘密布的丛林里往外拉,让你走的是康庄大道,让你不必担心,孩子在外被人欺负没文化,让你不必担心,孩子出门没本事吃不了饭。做人呐,咱眼光还是长点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卖煎饼也要天赋的:有些摊去过几次以后一看到我就能记得我上次吃的要葱不加辣,然后一边和我聊着天一边能麻利的做好打包,如果人多的话哪个先哪个后哪个给了钱哪个没给更是记得清清楚楚。有些小摊就不行,不管去多少次每次都要把要求清清楚楚说一遍,打包慢得我都着急,有时候还先给后来的做了搞得顾客几乎要吵架。别说本科了,本硕博连读的医学生出来赚的也没摊煎饼多,所以我们就都应该去摊煎饼吗?医生赚的少,但是医生的社会价值更大,当一辈子医生,你就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名医,摊一辈子煎饼,你就是一个德高望重的摊煎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