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许多理论对人类初始的情感偏向有着不同的见解,但这些理论都普遍认为人类的观念态度与心理想法,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调整改变的。
不同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理念,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一位北大教授说,中国现有的教育,培养出来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位教授就是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他是中文系的一位资深教授,退休后就一直从事中学教育,长期关注中国的中学与农村教育发展。
而钱教授曾经明确表示,自己之所以在退休后,选择回到中学阶段教书育人,就是因为自己对现有的大学教育制度感到失望。
在他看来,即使是北京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些学生虽然有着较高的智商,但对人生的理想追求却十分低俗虚伪,他们很少思考如何为国家的发展建设作出贡献,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利用现有的体制为自己谋福利。
如果以后这些人掌握到了权力,他们便会倾尽全力利用这些优势,为自己创造完美的生活。这些人造成的危害比那些贪官污吏要大得多。
为什么这位教授会如此唾弃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呢?
因为所谓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就是一群虚伪的、用精致包装生活,掩盖自己利己本质的人。他们的许多行为看起来都有明确正常的出发点,无非就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按照自己的品位和追求改造生活。
但是这些所谓的精致常常要利用许多权势,或是损害别人的利益才能实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精致利己主义者们往往是由于,缺失了正确的价值观,才慢慢出现了心理障碍。这些人常常有着虚假的魅力和扭曲的道德观念,有些人甚至还有严重的反社会人格。
现代社会的利己主义者不是少数,每次有类似的话题需要讨论时,人们总是会出现激烈的争吵,互相抨击对方的观点。
支持利己主义的人认为,支持利他的人本质上还是利己主义,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们之所以提出利他的口号,只是为了给自己加上虚伪华丽的包装,让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而支持利他主义的人,则抨击利己主义是冷血动物,认为利己主义者没有共情的能力,没有办法深刻体会到别人的伤痛。
共情能力主要是指,可以不借助任何外力,仅仅是观看一张图片、一段简单的文字描述、或是一小段视频,就可以感知到对方的心情与处境,与对方的心灵出现共鸣的能力。
一般来说共情能力较强的人,常常会帮助别人。这种帮助是无私的,不会因为对方的经济能力或社会地位不同,就出现偏差或区别待遇。
而利己主义者没有这种能力,他们从不会无私奉献,他们的任何行动都需要有相应的报酬作为回馈。即使他们做了一些表面上善意的举动,也仅仅是因为想要获得其他外部的奖励,或是想要得到精神的愉悦。
他们做这些看似善意公益的行为,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名声,帮助自己获得更好的权利,而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共情。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得以更快更远地传播,一个人可以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来自五湖四海的许多观点。
这些观点并没有经过筛选,有些观念中还包含着对人健康发展不利的糟粕思想,一些世界观还没有定型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将其中的某些错误观点,当成自己人生的至理名言。
有些人甚至会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利益,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美德全部抛之脑后。
确实,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人类完全无私的行为几乎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代表利己主义,就是正确的观念。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利己主义,只不过是以自己为中心。这些人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他们的精致生活都是通过压榨别人的利益得来的,根本不值得别人羡慕推崇。
现在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得太过于单一老套,许多观念和思想都无法跟上潮流,甚至还存在一些应该被剔除的封建糟粕。
这些落后思想教育出来的学生,无法及时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在工作和生活时常常会遇到供需矛盾。
很多学生不满意公司提供的条件,而公司又不喜欢学生的素质,认为学生缺乏独立能力和合作精神。这看似是精神问题,其实反映了现代大学教育的短板。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Rotenberg, K. J. (1995). The Socialisation of Trust: Parents’ and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Tru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18(4), 71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