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四中校长韩忠玉解读:如何应对高考新变化

2月19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新高考要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应届高考生如何应对高考的新变化,需要做哪些新的准备?为此,潍坊四中校长韩忠玉进行了专业解读。他认为,这一趋势早已在高考命题中出现,师生应“以不变应万变”。

夯实基础,深化知识理解

《通知》一经发布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议论,有人觉得终于告别 “死读苦读”“题海战术”了,有人觉得备考压力减轻了……韩忠玉表示,其实我们更应该考虑到高考对学科知识深度、思维广度、思想高度的考查要求提升了。这一重要变化,早在近年的高考命题中已经显现。虽然高考在“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上有了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万变不离其宗。

深化知识的理解是基础。韩忠玉表示,能力是以知识的巩固运用为基础的。无论是重要的概念,还是公式定理,考生们都不仅要知道它是什么,更要知道它是怎么来的,怎么用的,用理解记忆取代死记硬背。“蜻蜓点水”式的理解,“填鸭式”的讲授,突击化的练习,都只能算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强化知识的建构,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提升应变能力。

构建宏观知识框架,提升分析水平

有的同学解答针对某个知识点的题目不犯难,而一遇到综合性题目就无从下手;有的同学清楚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却不知道从何学起……这都与缺乏对知识体系框架的构建有关。没有宏观的知识体系框架,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迷失在知识的点多芜杂的旷野里。从自身的知识储备出发,结合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自己头脑中的宏观知识框架,让知识结构化、系统化,能够让我们变被动积累为主动建构,有方向、有目标、有步骤地掌握所需要的知识,更全面、更快速、更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

复盘思维过程,增强审题能力

考试题目越灵活,对审题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原来的题目,主动提示考生“答什么”;现在的题目,巧妙启示考生去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了。不会审题的学生往往因答不到得分点上而丢了分数。所以,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不仅要知道答案是什么,更要分析答案是怎么来的,解题的每一步是怎么分析出来的,复盘解题的思维过程,强化对审题能力的“刻意训练”,提升应对能力。

训练方式翻新,提高应变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师生要充分认识到高考考查倾向的变化,创设各种角度、多种方式的训练活跃学生思维,切实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思维的广度、深度、精细度、准确性等也会相应提升。高考考查的灵活性提高了,对考生的应变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潜心“考古”,查漏补缺

韩忠玉还表示,广大师生除了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外,还应该了解高考中那些“不变”的东西。

一方面,对学生基础知识、必备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是不变的。对于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老师们在备课过程中还要不断强化。而这种强化,同样要靠做题,不同的是,做题不能只埋头题海,机械刷题,还要通过做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理解,归纳提升,从而增强应用能力,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

另一方面,深度学习能力、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新高考的关注方向。潜心研究往年高考题和模拟题,从中分析各类题目的对应知识、能力的考察点,寻找规律,和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能力系统对照,查漏补缺,从而找到一些增分点。

最后,韩忠玉说:“面对100天之后的高考,不必惊慌,已有的持续努力打下的基础,以及适合自己学法的学科能力的构建,是应对变化的不二法门。相信,我们只要充分认识,认真分析,讲究方法,凝神静气,就能抓住‘宗’,应万变。”

实习生:王双双

编辑:杨柳青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