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专门发文把家务列入课程!舍不得用孩子,才是在害他

文/毛豆豆

前段时间,一条新闻引起了家长们的热议。

教育部专门发文: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而且还规定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参加劳动的时间。甚至连小学1-2年级的孩子,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都不能少于2小时。

洗衣、做饭、整理房间……这些你都会做吗?日前,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这门课,学生们不仅要上满课时,甚至审核效果还会作为结业依据之一。

前段时间一则“杭州一中学5成新生不会系鞋带叠衣服”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杭州一中学开启新生训练,其中两项任务是叠衣服和系鞋带。在训练现场,很多孩子坐在地上费力地穿着鞋带,也有孩子将衣服翻来覆去,最后叠成了一团麻花。

接受采访的老师表示:只有近一半的学生能完成这两项任务,有些小孩甚至从来没有自己穿过鞋带。

已是十二三岁的年纪,为什么自己的事情却从没有动手做过?

采访中,一个孩子爸爸坦言:这些事情不需要孩子做,他还小,应以学习为主。总觉得还小,从不被要求插手生活中的事情。

对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网友们纷纷表示担忧:

都上初中了还不会做这些简单的事情,离开父母后怎么办?

更有网友表示:

成才之前,应先教会孩子“成人”。

独立,是孩子一生的底气。

孩子一天天长大,学习压力增添,专长手艺的学习也占用了孩子的不少休息时间,家长尽可能包揽了孩子的生活琐事,让孩子能多点时间学习或休息。对孩子而言,“劳动”显然日益缺位。久而久之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的不仅仅是劳动能力,更是劳动缔造价值和美好生活的认知,甚至也缺乏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

前段时间,网友们纷纷被一个10岁小男孩暖到了。

刚上五年级的孙博涵,从小就懂得为父母分忧。一到放假,他的日程安排除了功课,便是做家务和为家人准备可口的饭菜。

“妹妹喜欢吃西红柿炒蛋,妈妈喜欢吃腰花炒洋葱,爸爸爱吃素菜。

豆角要放水里,这样炒起来比较水嫩。荤菜要后炒,不然凉了容易腥。”

小小年纪的他,对家人的口味一清二楚,对菜品的不同习性,了然于心。

谈到如此懂事独立的儿子,妈妈数度哽咽:

“我和孩子爸爸起早贪黑看守水果摊,儿子不但不需要我们操心,在家还能独当一面照顾好他自己和妹妹。甚至我生病了,他都能细心体贴地照顾我。”

一个生活独立的孩子,往往心灵也独立。他懂得家的责任,懂得家人的艰辛,心里亦装满对家的爱。

孙博涵不仅生活独立,学习上也不需要父母操心。班主任对他的评价是:“每科都在90分以上,数学特别突出,脑袋瓜子特别灵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劳作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活动,儿童可以通过劳作来表达自己的智慧和意愿,从而塑造自我。当儿童处于劳作的激情中,他就会拥有强大的内在力量,并且会表现出个性中的某些天赋。”

李开复在谈到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能力时,提出几条建议,希望能给父母们带来一些思考。

(1)支持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

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成长过程中想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孩子在不断尝试过程中,能发掘自己的爱好和天赋,而他热爱的事情,也是他一生的快乐源泉。

(2)不惩罚失败。

可以面对失败,在失败中汲取教训,但不要去指责惩罚他。

成功和失败就像硬币的两面,是共存的。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成功。失败,也是生活的常态。从不敢失败的孩子,会“输不起”。而坦然接受失败,放得下,方能拿得起。

(3)杜绝凡事包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天生乐于劳作,他会有模有样地跟着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果父母总习惯将他推开,或者赶他去干别的事。被拒绝多了,孩子便会失去兴趣,变得懒惰。孩子的独立性,需要父母从小有意识的培养。独立的孩子,他从自我成就中获得的满足感和价值感,这是任何奖励都比不过的。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