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一旦选择了高考科目就不能再进行更改,考试成绩也就被作为高考成绩使用,而且不能放弃该科目的考试成绩。由于新高考在志愿填报上的改革,高考志愿直接平行到专业而不再是按院校进行投档,再加上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并不一定相同,因此学生在一开始进入高中就应该对自己的学业以及选考科目做一个规划。
但是事实上很多学生对大学的招生政策、对未来大学的专业学习都没有足够的了解,自然对自己考试科目的选择也没有明确的规划,且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最初选择考试科目时没有长远打算,态度不够谨慎,这写问题同样也要求中学通过生涯教育做出指导。
因为对科目的不了解,学生在选择考试科目时大部分依据自身对某门学科的兴趣,或者是当时对某门科目的学习状态,甚至有些学生因为不知道怎么选,干脆以不变应万变,坚持文理分科的保守行为等等。
因为初期选择的随意性,在确定选考科目并学习一段时间以后,很多学生在科目学习上会出现种种问题,最明显的就是随着学科难度的加深,不适应科目的学习,成绩出现下滑,或者因为科目学习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合而对某门学科失去学习兴趣,等等。
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选考科目认识的不足,对学科性质、学习内容并没有足够的了解,虽然选择科目时以兴趣为主导是正确的,但了解学科的性质以及明确自身的专业规划在选考科目的选择上也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随着高中学习的深入,学生的自我认知也会发生转变,在学科学习中就会出现有些选考科目不适合自己,或者自身并不擅长某门学科,或者发现自己对某门课的兴趣减弱的问题,因此一部分学生会后悔自己在选考科目上的选择,很多学生出现想要“重新选考”的倾向。学生们在选择选考科目时并没有明确自己的需求,而大多数情况下,对自身发展的需求有着明确规划的学生对自己选考科目的满意会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