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学生时代中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命运。
在高考中,报志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依旧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于学校的了解并不深入,经常发生一些高分低报的情况,最终受影响的是学生自己。
在报志愿的环节中,很多学生反馈,对于民办和公办分不清楚;看着学校名字后缀是某某大学,就认为学校应该不错,拿到录取通知书或者报道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选错了学校。
因为学校名称报考,导致学生选错学校和专业的情况比比皆是,教育部也终于出手,对学校的名称进行了新一轮的规定,很多家长感叹:终于不怕被忽悠了!
2021年考生迎来好消息,学校名称出“新规”
专科院校后缀——“某某职业技术学院/大学”
以往一些专业院校在取名的时候,为了能够提高学校的档次,会直接以“大学/学院”为后缀,一次迷惑一些对于学校了解不够清楚的家长,导致一部分成绩在临界点的学生,明明能上二本,最终报了一个专科。
等到拿到录取通知书才发现其中端倪,这个时候后悔都晚了,要么选择复读、要么选择硬着头皮读下去。
独立院校不得以主校名称命名
独立院校通常是从分校而发展成为独立院校的,为了招生方便,就会把主校区的名称加上,一些考生就会认为自己考上了主校区或者认为毕业证是一致的,造成学生的误会。
为了避免更多的学生被忽悠,教育部表示:独立院校不得以主校名称作为前缀。
民办院校名称需加以限定词
民办院校和公办院校的分辨也是较为困难的,而民办院校不加限定词,其实很难被大众区分开来;因此教育部要求,民办院校需要在校名上加以“专修”或“研修”等限定词,让学生和家长一目了然,了解学校的办学性质,以免造成大众的误解。
高校名称要与高校所在地一致
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很多学生看到这一校名的时候,都会认为学校在河北,其实学校坐落于天津市。这种校名上与所在地不一致,会给很多学生带来麻烦。
教育部要求,高校名称要与高校所在地区一致,避免学生误解。
学生在报考时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提前做好学校的背景调查
报考志愿是人生大事,在报考之前,学生一定要做好充足的背景调查工作;如果自身条件有困难,可以直接向班主任老师求助,老师都会愿意帮助你。
而且,大部分老师对于报志愿都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还能给你更多合适的建议和意见;这样至少不会出现因为粗心而选错学校的情况。
根据排名,确定自己的报考区域
2021年是八省新高考模式的第一年,在成绩方面借鉴的力度不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总排名,来确定自己在往年能够报考的大学区间。
这样学生的目标更明确,在调查资料时也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了解报考的详细流程
3月份后,参加八省联考的学生,可以进行一次志愿填报的预填报,让学生了解报考的流程,以免学生在报考的时候出现失误,影响学生高考结果。
学生在预填报时,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反馈求助,掌握报考的详细流程。
这次高校校名的新规,降低了学生在报考时的一部分难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即便如此,家长和学生也要小心谨慎,毕竟一些野鸡大学也会趁这个机会对学生伸出罪恶之手。
对于报考这件事,家长和学生一定要小心谨慎,不然造成的影响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今日话题:你对于高校命名这件事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