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早产儿神经发育输在起跑线上

相比足月儿来说,早产儿体型更小、皮肤更薄、免疫系统更脆弱,医护人员在它们的身体发育上会倾注更多的心血。而细心的父母会询问医生,在其他孩子都能拨弄算珠的时候,自己的孩子却只能将算盘“一把抓”,早产儿内在的神经发育,是不是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呢?

早产儿神经发育不完善

胚胎早期神经系统即开始发育,在妊娠最后3个月中脑细胞大量增殖,髓鞘形成,产生大脑沟回。早产儿因较早离开母体,脑细胞增殖数量较少,髓鞘形成不完善,细胞多突触间联系形成较差,将会令神经系统的成熟受到一定阻碍。同时,早产儿脑循环未成熟、免疫系统薄弱,缺血与感染等因素也将对神经发育造成不利影响[1]。

临床调查显示,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时的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测定方法(NBNA)评分低于正常足月儿。采用Bayley-II量表评价儿童发育时,极早产儿在校正月龄12月、18月、24月、36月时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均低于足月儿。早产儿的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其神经系统损害及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就越高[1][2]。

早产儿神经发育的限制主要体现在精细动作、语言、大动作能力、视觉认知功能方面。有研究指出,从3个月开始早产儿精细动作水平较足月儿落后,6个月开始早产儿大运动能力将落后于足月儿。视觉认知功能于3周岁时较足月儿仍有不足,尤其在视觉的精细加工、视觉短时记忆、视觉空间能力方面缺陷显著[2]。

及早干预,完成神经发育追赶

营养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追赶生长十分重要。研究证实,早产儿出生后短期内额叶体积将出现追赶性生长,而宫内外营养情况较差的早产儿额叶体积增长始终落后于正常早产儿,其出现神经发育重度异常的几率较正常早产儿明显升高[3]。此外,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住院期间的生长速度与神经发育结局有关[4],故需使用早产儿院内专用配方奶防止宫外生长迟缓(EUGR)。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及花生四烯酸(AA)是促进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关键营养素。早产儿体内DHA及AA储存较少,且合成速度远不能满足神经发育的需要,易发生两者的缺乏[5]。一项在早产儿食物中添加DHA和AA的研究表明,干预组12月龄的MDI及PDI分别为(98.7±8.0)分和(98.0±5.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5±6.9)分和(86.7±11.1)分[6];另一项研究对早产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进行DHA强化,发现其矫正年龄6月龄时的记忆和解决问题能力有所提高。这提示使用配方奶粉的早产儿可能需要更高水平的DHA及AA[5],且需要在出院后长期应用。

除营养干预外,医护人员及家长也需要对早产儿进行感知觉训练,同时辅以被动操及按摩,帮助疏通早产儿神经功能通道,加快早产儿的心理和智能发展,令其能达到足月儿的发育水平[7][8]。(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参考文献

[1] 刘秀梅, 初清, 李丽霞. 早产儿婴儿期神经行为发育随访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29):4210-4212.

[2] 李蓓, 冯菁菁, 徐秀. 早产儿早期神经运动发育纵向随访[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 21(5).

[3] 刘云峰,周丛乐,郭在晨等.早产儿脑额叶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3):173-177.

[4] Nash A, Dunn M, Asztalos E, et al. Pattern of growth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preterm infants, assessed using the WHO Growth Standards, is associated with neurodevelopment[J]. Applied Physiology,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2011, 36(4): 562-569.

[5] 曹云. 营养与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J]. 临床儿科杂志, 2012, 30(3):208-211.

[6] Fang P, Kuo H, Huang C, et al. The effect of supplementation of docosahexaenoic acid and arachidonic acid on visual acuity and neurodevelopment in larger preterm infants[J]. Chang Gung medical journal, 2005, 28(10): 708.

[7] 王惠梅, 师晓红, 曹玉莲,等. 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新生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研究[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4, 7(1):37-39.

[8] 徐丽, 梁丽梅, 许晶,等.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效果的比较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13):1809-1810.

更多经验分享>>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