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从古至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就一直存在。特别是进入了近现代以后,我们的先辈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所以大力发展教育,因为只有教育水平提上去了,人才才能涌现,为了建设国家添砖加瓦。
大学数量的不断增多就是国家提高高质量教育的一种体现,而每一所大学都会有不止一个的食堂,因为价格不高所以吸引了许多学生用餐。不过每当看到食堂的菜还剩许多,打菜阿姨却总是会“手抖”,不愿意多打一些菜给学生,这是为什么呢?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每一个读过大学的人肯定都在食堂里吃过饭,这些食堂的饭菜虽然味道都不怎么样,但是胜在价格低,所以许多学生在生活费不足的月底,都会到食堂解决温饱问题。当然了,手头有钱偶尔到校外的饭馆打打牙祭也是正常的事情。现在大学食堂因为基本上都是学校承包给私人运营的,所以同一个学校内不同的食堂,为了争夺学生,竞争非常的激烈。
在物价高涨的当下,降低价格肯定是两败俱伤的选择,所以就只能在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了。食堂菜品是越来越丰富,这也满足了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省份的学生口味。一些食堂为了吸引眼球,还推出了各式各样的特色菜,一周七天每天都会有特价菜推出,必然引起学生的抢购。
手抖的阿姨
不过学生们对于食堂的吐槽,除了味道一般以外,还有一点是所有大学食堂都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打菜阿姨总是习惯性的“手抖”。“手抖”肯定不是因为阿姨生病了,而是她们掌握的“特殊技能”,当着学生的面把一大勺的菜抖两下,结果就只剩一点点了。素菜还好说,年轻人大多是不喜欢吃素,少打一些没问题,但是看着荤菜上的肉片被阿姨抖一抖,就从7、8块变成了3、4块,换谁都会心痛。
那么为何每次食堂的饭菜给人感觉都是剩下许多,但是阿姨却不愿意都打一些菜给学生呢?首先,每天食堂师傅做的饭菜都是固定的,但是来食堂吃饭的学生人数却不固定。一下课就赶在前面吃饭的学生,阿姨只能控制住自己的双手,给他们“适当”地把菜打上,这是为了防止后面来的学生没菜吃了。所以有经验的学生都不会急着去食堂吃饭,等到下课过了2、30分钟,人少了再去打菜,阿姨担心菜会剩下来倒掉,就会多打一些给学生了。所以下次去食堂吃饭别着急,晚点去同样的价格就能多打一些菜了。
多种原因
其次,食堂老板为了多赚钱,不允许阿姨多打菜给学生,因为每一份菜少打一些,就能多赚一点钱,承包食堂的老板都是自负盈亏,只能想这些“歪门邪道”了。阿姨们也是辛辛苦苦的“打工人”,老板在边上监督,也只能听命行事了。并且阿姨的伙食就是每天食堂没有卖出去的饭菜,所以她们也是想给自己多留一些菜吃,才练就了“手抖神功”。
最后,食堂的饭菜味道怎么样,阿姨们比学生自己还要清楚,所以她们知道菜打多了学生也不会吃完。与其让学生铺张浪费地把剩菜剩饭都倒掉,还不如直接少打一些菜给他们,这样也能节约粮食。当然了,如果是在大学里已经待上2、3年的老生,那么和食堂的打菜阿姨肯定都是混得脸熟了。这些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到食堂吃饭,熟悉的阿姨们都会多打一些肉菜给他们,这也是彼此间的小默契了。也许就是因为这种充满人情味的小事存在,所以年轻人在步入社会以后才会无比想念大学生活吧!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