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贝尔曾呼2岁女儿巴掌,育儿观被称赞,他的养育方式你赞同吗?

包贝尔曾在采访中,提到过这样一件事:

有次大家去动物园玩,等到要回去时,2岁的女儿饺子耍性子不肯回。阿姨便上前想抱走她,没想饺子一巴掌就直接呼阿姨脸上了。旁边的包贝尔见状,想也没想,反手便也给了饺子一巴掌。

包贝尔问饺子:“你做错了,爸爸打你对吗?”饺子说不对。包贝尔继续问:“那你打阿姨对吗?”教孩子平等看待每一个人,包贝尔的育儿经被很多网友称赞,说他三观正。

首先布谷妈得肯定,包贝尔的想法是好的,他想教会孩子,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能打人。但我也不赞同的一点是:我们打孩子,就能教会他不打别人了吗?

一:1-3岁的成长危机

有道语文填空题:“妈妈的 光,伴随我长大。”也许你会说是妈妈那慈爱的目光。但有个孩子写的是:“妈妈的耳光,伴随我长大。”很多网友评论,没毛病。父母惩罚孩子,再正常不过。就像前文说的,包贝尔为惩罚饺子,也是给了一巴掌。

只是“我打你,是为了让你不打别人”,这样的育儿理念,对吗?

布谷妈认为,不对。

一个2-3岁的孩子,他的大脑思考能力有限,还不能完全理解因果关系(我挨打是因为我打了别人)。如果因为做错事,就受到惩罚,那么他:

既没有学会有益的技能----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也不能理解事情之间的联系----为什么我这样做可以,那样做却要挨打?

同时,还产生了羞愧感----父母很生气,因为我是个坏孩子。

研究表明:羞愧感,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最“毒”的情感反应之一。它会让人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心理学家认为,这正是一个1-3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真正危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二:自主感影响一生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孩子在2岁开始,就会形成一种影响我们一生的感觉:自主感。

自主感是什么?

就是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意愿、想法和决定是什么的一种感觉。一个拥有自主的人,他会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想去做什么。而不是只会随波逐流,或者任由别人替自己做决定。一个拥有自主的人,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会轻易迷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3岁的孩子,正处于探索自主,也就是什么都想尝试的阶段。他们会吃纸、吃唇膏,把手伸进插板孔洞里。如果父母因为孩子做了“不正确”的事而打他,那么,孩子就会形成怀疑感和羞愧感。这些感觉,不仅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挥之不去,还会影响孩子自主感的形成。

在整个童年时代,孩子都会追求自主感。因为有自主,孩子才会相信自己的能力,以及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自主,是一个孩子茁壮成长的基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三:自主与安全需要平衡

但像前文提到的,孩子在1-3岁之间,会不管不顾地触碰各类危险物品。作为父母,难道要为了发展孩子的“自主感”,而放任不管吗?

当然不是。

孩子既需要发展“自主”,也需要依赖父母适时的照管。就这和他学走路是一个道理,当孩子迈开步子时,他能体会到自己的力量感,但他也需要父母在身边支持他、随时准备帮助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心理学家哈利.哈洛曾对猴子做过一个实验:

猴妈妈带着猴宝宝进入到一个房间,屋内摆放了很多玩具。刚开始,猴宝宝们只是紧紧地抓着妈妈,警惕地盯着这些玩具。但很快,好奇心占了上风,猴宝宝们离开妈妈,去玩玩具。只是玩一会,它们就会回到妈妈旁边,在获得一定的安全感后,又再次去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就跟这些猴宝宝一样,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他们在探索的同时,也需要在安全中达到一种平衡。

四:父母如何平衡自主和安全?

既然了解到,父母在给予孩子自主的同时,又要保护好他的安全。那我们在养育孩子时,该怎么做,才能平衡这两者呢?《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一书,作者提出几点建议,或许能帮到我们。

1做好安全防护

曾有一位妈妈,因为孩子跑到马路边上玩而打他的手心。邻居问妈妈:“打完孩子后,他是不是就学会不去路边玩了?”妈妈摇头说,不会。邻居又问:“那打他100次后,你是不是就放心让他一个人去路边玩了。”妈妈还是摇了摇头,说当然不放心。

由此可见,对于3岁前的孩子,我们不应该用“打”来教他避免危险。父母更应该做的,是为孩子做好安全防护。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孩子能爬行、站立以后,家里的危险、贵重物品就应该收起来放到他够不着的地方。插座用插孔塞塞住。时刻留意孩子的举动,以防他把口红、眉笔、硬币等塞进嘴里。易打碎的瓷器、水杯换成耐摔的。

孩子正处于探索欲最强烈的时期,自我控制是以后才要学的事情。现阶段,就是允许他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发展自主、满足好奇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鼓励自主

鼓励自主,也就意味着,我们允许孩子在生活中做一些选择。比如想看哪一本书,想听哪一首儿歌,想穿哪件衣服。鼓励他做出选择,会让他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

但鼓励自主,并不代表什么都让孩子做选择。去哪所幼儿园、家里要不要添置大物件等这些本该让大人做的决定,如果交给一个小孩子处理,他就会背负压力,从而焦虑。也会导致他相信家里一切由他说了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教孩子,但不期望他能理解

跟3岁前的孩子讲道理,其实就跟教孩子说话是一样的。没有谁会认为,跟婴儿说一遍话,他就能学会开口讲话了。孩子学说话,和明白因果关系,都是要经过成千上万次努力、重复倾听,才能学会的。

我们可以教孩子怎么做,一遍又一遍。直到他大到足够理解你的意思,并且愿意改正为止。所以,不要教了一两遍就觉得他应该学会了。毕竟,一个1-3岁的孩子,连话都说不利索,怎么可能听一遍就学会了自我控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4问孩子问题,培养自主

如果遇到孩子犯了错,比如打人,便可以问他:

“你打了她,你觉得她现在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如果你被别的小朋友打了,你希望对方怎么做,你会好受一点?”

“如果下次又遇到这种情况,你觉得应该怎么正确地表达你的想法呢?”

通过问问题,培养孩子换位思考能力和同理心。让他知道,如果自己做错了事,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也能教会孩子技能,下次若再碰到这种情形,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孩子通过思考,学会的不仅仅是终生受益的技能,更能开动脑筋,发展智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布谷妈妈说:

心理学上认为,父母与孩子的每一次互动,都在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当我们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他就能动用脑筋思考、掌握技能,并能培养影响今后一生的自主感。

每日一篇科普原创,解决育儿路上百种难题,喜欢就关注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