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带孙子来看我了”,6旬老人拒绝儿孙探望,原因让人心酸

作为老人,最大的幸福应该就是儿孙满堂,承欢膝下了。想想这幅画面就很温馨,老人安享晚年,子女打拼事业,孙子孙女都乖巧可爱,任谁都抗拒不了这样的晚年生活。

可是年过六十的老王却并不羡慕这样的生活,他甚至再也不想看到自己和老伴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和那一直以为都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孙子。

因为老王和老伴一直以来都是工薪阶层,家里的长辈也帮不上什么忙。

早年间,夫妻二人曾经在儿子很小的时候一起从工厂下了岗,因为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所以两口子就一边做着小买卖,一边照顾着儿子。

一家三口的日子虽然清贫,却也其乐融融,相互关心,尤其是儿子,尽管每天都要跟着爸爸妈妈东跑西颠的,甚至有时吃不好,睡不好,却并没有埋怨过父母,反而是非常心疼爸爸妈妈起早贪黑的忙碌,这点让老王夫妻二人觉得再辛苦都值了。

经过这些年的打拼,两个人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也存下了不少钱。

随着儿子大学毕业,接踵而来的找工作,结婚,到婚后小两口马上就生了孩子,老王夫妻没少给儿子花钱。

最近几年,老王明显觉得自己和老伴身体大不如从前了,孙子也帮儿子儿媳带大了,而且老两口的积蓄经过了儿子的婚礼,孙子出生,再加上近几年孙子各种费用,几乎都花光了。所以老两口打算趁着还能走动就想出去看看。

没想到儿子听说了却不太赞同,虽然没有很强硬的态度,但是儿子带着孙子每个月准时来“探望”自己和老伴,明显就是来要钱的。

老王最后终于寒了心,这一天,儿子又带着孙子来了,门铃响了,老王却并没有开门,反而是从门里面对儿子说,“你以后不要再带着孙子来了,你们的生活自己过吧,我和你妈已经没有能力帮你了,以后就全靠你自己努力了,我们真的已经被你榨干了,太累了。”

门外的儿子听了老父亲的话一怔,随即低下了头,觉得自己特别不是人,这些年只顾着心疼自己和老婆工作压力大,又要还各种贷款,就总想要父母帮衬自己,却忽视了关心父母。

其实,现在的社会上,像这样的“巨婴”并不少见,作为“啃老族”的他们,并没有因为成家做了父母而成熟自立起来,反而是一直依赖着父母。

想要避免年老后的这种情况,作为家长要在孩子小时候就打下基础

1. 自己以身作则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品行不端,儿女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有些人自己就不自立,即使有了孩子,依然总想着搜刮父母的钱,或者无止境的索取父母的帮助,却从来没有一颗感恩的心。

这些行为被孩子看在眼里,自然就有什么学什么,最后自己将来老了也落得同样的下场,根本不会得到子女的孝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 教导孩子要有独立意识

一个人除了小的时候生活起居需要家长的照顾,总有一天需要长大独立去面对和适应这个社会,并没有任何人可以永远活在庇护之下。

所以家长应该从小就教导自己要有独立的意识,并且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这样的孩子将来长大了凡事第一想到的就是自己如何去努力才能解决或者获取,而不是一有什么事了就想着回家找父母,永远长不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 在平时生活中教导孩子要尊重长辈

家长在平时生活中的小事当中就要注意教育孩子学会尊重长辈,对待长辈要有基本的礼貌,不能随意冲撞长辈。

有些人自己平时就跟年迈的父母大呼小喝,孩子看在眼里,自然就有了学坏的榜样。如果自己平时对父母孝顺有加,孩子也会得到正确的引导。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让这种美德传承下去,而不是遗失或者扭曲了这种概念。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不知道感恩,那么这个人又能站得多高呢?即使再成功也会被人诟病,所以,要想自己老年生活的安详,那么对孩子的教育就要从小抓起。

标签: 老人 孩子 父母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