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贾玲用电影《你好,李焕英》来表达对自己对母亲的遗憾时,恐怕没有想过,它在现实中会演变为一场针对父母的“围剿”。
就仿佛前几天还在看着全网都在感慨“妈妈对女儿的爱好感人”,如今风向一下子就变成了“我怎么没有李焕英这样的母亲”。
于是又有一个金句火了——“被李焕英感动并不是因为共情,而是因为从未被这样温柔对待”;
而在评论区里,许多人抱怨父母从未支持过自己的梦想,也从来不曾拥有被保护的童年。
尽管很多时候会找补一句“爸妈可能还是爱我的”,但语气中总透着一股酸溜溜的劲儿。
乍一看,中国孩子似乎人均苦命。
但仔细想想,如果李焕英才是网友们心中“完美家长”的标准——那对中国爸妈的要求,可也实在是太高了点。
01“虚假”的母亲
如今互联网上对“父母”这个词的评价,变得简直比渣男的心还快。
记得上一波有关电影的争议还是:“看到李焕英还是选择过从前的人生,我哭的稀里哗啦,为什么妈妈却无动于衷?”
有人略带嘲讽地指出,这是年轻人的自我感动,妈妈根本不想重过一遍这样鸡飞狗跳的日子。
于是大家纷纷表示可以理解——你看,都非常支持父母“做自己”,而不是只知道围着孩子转。
结果如今风向一转,又开始成群结队地控诉爸妈的“不合格”。
我看了网上的很多抱怨,有人回忆自己每次成绩不好都会被被爸爸怒斥,也有人提到妈妈在自己上大学之前不允许买露肩的衣服。
怎么说呢,就感觉有些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确实存在问题,孩子在心里耿耿于怀也很正常;
但在网上摆出一副“求判案”的声讨姿态,就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
当然这种私人的感受个体之间差别很大,落到实例上也得具体分析。
真正让人感到不适的,其实还是李焕英这个完美的参照系,以及其中暗含的“我爸妈为什么不如李焕英”的逻辑。
看了电影的人多少都会对贾晓玲产生羡慕之情。
毕竟,银幕上的李焕英确实是个无可挑剔的母亲。
就拿被反复提及的升学宴情节来说:女儿为了给母亲挣面子伪造了录取通知书,结果面对亲戚朋友被当场拆穿,母女俩颜面尽失。
说实在的,我在看电影的时候是自我代入了李焕英的,当时简直是一股热血冲到头顶上。
像不少网友说的,如果这事放在自己家里,估计不挨顿打都不算完。
可电影中李焕英是怎么做的?不仅没有一句批评和责怪,还在贾晓玲不知天高地厚说自己以后肯定会有出息的时候,干脆回了一句“那肯定的”。
直白的说话艺术、稳定的情绪管理、对孩子的无条件信任,表现堪称满分。
非常感人,但同时也非常虚假。
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说贾玲在这部电影里灌注的情感是假的。
甚至恰恰因为她对母亲真挚的情感,才让李焕英这个角色呈现出了一种过于理想的状态。
张小斐扮演的李焕英,是一个能处理生活中所有困境、消化一切负面情绪,用笑脸和陪伴给孩子筑起象牙塔的母亲。
也是贾玲十几年里在脑海中不断回忆、想象、美化过的母亲。
电影中的贾晓玲因为成绩不好只考上了成人教育,于是花钱买了个假的本科证;
真实的贾玲考上了中戏相声表演专业,顺利地走上了艺术之路。
也就是说,网友们用伪造通知书这个情节做对比,来埋怨爸妈对自己缺少耐心和包容;
但现实中的李焕英,并没有面对过女儿“本科变成人教育”的这种尴尬。
即使从剧情出发,穿越之后的李焕英,本来就是开了上帝视角的。
她明知眼前这个撮合自己和厂长儿子的热心女孩就是自己的女儿,所以才会借着酒劲说:“我不盼女儿有出息,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被气急败坏的贾晓玲撕了结婚证,也能坦然表示:“这辈子我过得挺幸福的,你咋就不相信呢?”
有已知的路铺在李焕英面前,让她得以认真思考自己内心的最大渴望;
这是活了半辈子的女性,在生命的尽头又重新审视自己的一生,用阅历和通透进行的选择。
然而现实中的年轻父母,却往往要用自己贫瘠的生活经验去应对各种未知的风险;
过程中有慌乱、后悔、固执、情绪失控……没人能做的像李焕英那样好。
02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再也不“原谅”父母?
当人们把虚构的李焕英作为“理想中的父母”,甚至开始因此产生埋怨情绪;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用完美的标准来衡量普通人。
矛盾的是,如今的舆论一方面鄙视“你弱你有理”的逻辑,要求大家认清这个世界是残酷的,不是围着自己转的;
但当评判的眼光转向了亲子关系,却又在要求父母给孩子一个“无瑕的童年”。
上一次我产生这种感受,是在辩论节目中看到选手们讨论“家长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
当时反方的席瑞讲了一个童年往事,提到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自己在超市对着货架上的橘子罐头看了很久。
结果姥姥发现了他的心思,用七块九买下了那个罐头,但在回去的路上念叨了一句:“这顿罐头的钱,可以抵我们吃一顿饭了。”
用席瑞的话来说,“那天晚上我吃到了这辈子最苦的罐头”。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种心理压力当然是真实发生过的。
也正因如此,这段发言在网上引发了很普遍的共鸣。
但站在家长的角度换位思考,姥姥花全家人的饭钱给外孙买他喜欢的零食,因为心疼而抱怨了两句本就是人之常情;
这个家庭时刻处在生活的重压下,可能也的确无暇顾及孩子的敏感心思。
让童年席瑞感到自卑、亏欠的其实不是家长,而是贫穷本身——
并非家长强制灌输的,而是本就在那里,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在共同承受的现实。
当这个故事被拿出来作为“家长不该怎样”的论据时,复杂的困境就被简化成了“爸妈明明可以做得更好”的期待。
肉眼可见的是,随着这种逻辑越来越被正当化,所谓“合格的家长”门槛也在逐渐升高。
随之而来的是——在任意一个存在代际因素的社会事件中,首先被指责的永远都是父母。
年初让无数人破防的“墨茶official去世”事件,一开始“爸妈不管孩子,还抢走房子”的传言就让许多网友都感到愤慨。
后来母亲接受四川在线采访,称母子关系是因为“要求儿子自食其力而变得紧张”,自己还曾经带墨茶就诊,但却并未平息大众的愤怒。
诚然,墨茶的悲剧中存在很多信息不明的情况,事件本身也曾出现过多次反转;
很多网友的愤怒也正是源于对墨茶母亲言论的不信任——“反正现在她怎么说都行”。
但也有不少揣测已经超过了“质疑真实性”的程度,甚至看到了几个关键词,就自动给当事人代入了某个“罪名”。
比如听说墨茶不愿跟父母要钱,便自动脑补了“接受了父母的钱,就要被全方位绑架人生”的情节;
听说“父母离异、母亲改嫁”,于是认为墨茶从那时起就成为了“父母双全的孤儿”。
然而现实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墨茶与父母的关系也并非由某个单一因素造成;
直接将其中一方打成“不可饶恕的罪人”,并不是公平的做法。
必须承认的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舆论场中的孩子角色是失语的。
从形形色色的感恩教育,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规训,孩子面对的是从经济实力、社会观念到话语权的全方位弱势。
而当这一代人在互联网上掌握话筒时,随之而来的是对传统父辈权威的反抗;
可如今,舆论似乎又在走向另一个极端。
03父母是最后一颗“软柿子”?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我们或许可以先将年轻网友们的愤怒,理解为需求被长期漠视后的“反扑”。
自从几年前“父母皆祸害”小组出圈成为热点事件之后,声讨父母隐约在互联网上形成了一股合力。
本来是彼此倾诉或反思家庭对自己造成的情感甚至肉体伤害,但在类似观点的不断输出、加强之后,渐渐变成了一种模糊的、无限扩大的、单方面的声讨。
我经常在新闻评论区里看到“父母为什么不能持证上岗”这样的表述,大多时候是因为家庭中长期的冷暴力,或者是父母的失职行为;
但也不乏很多青春期时被忽略的小心思,被耿耿于怀地惦记到了今天。
在亲子关系、教育方式成为公共话题的今天,每个人都在心里为“合格家长”划下了一道标准线。
但很少被提及的是——这道标准线不只受限于孩子的个人感受,同时也受限于父母的能力。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去年10月的一个新闻。
某个母亲带着婴儿坐飞机,因为孩子一直哭闹不停,被其他乘客喊话“管好孩子”。
后来孩子母亲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已经用尽方法去哄了,可就是没办法”。
这个例子并非指向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但却揭示了背后的同一个真相——
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父母也并非是无所不能的。
就拿让席瑞铭记至今的橘子罐头为例,当整个家庭都处于困顿之中时,一味要求大人为孩子搭建“无忧无虑的理想乐园”,显然是对于现实的低估。
愿意花心思守护孩子内心小世界的父亲/母亲是温柔美好的,但很难盖章每个父母都只有做到这样才算“合格”。
更不要说,如今爸妈在舆论场中简直要做到“全知全能”才能免于被指责——
经济上要家境殷实、心理上要耐心呵护、情绪上要抗压稳定,还要有足够的能力搞定生活中的一切麻烦事。
作为成年人的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当然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远远超过孩子所需要做的;
但这并不该成为舆论对他们无限抬高要求的理由。
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想,如今大家对于这个角色如此苛刻,或许也是在找一个不如意时的“撒气对象”。
毕竟网络热帖、热门电视剧已经给了我们无数现成的样本——如果我的生活不如意,那么“原生家庭”多少要担些责任。
樊胜美贪慕虚荣又目光短浅,是因为她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吸血”家庭;
苏明玉对人敬而远之,是因为从小就没有得到过家人的爱。
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同样越来越习惯于将性格的缺陷、生活的不顺都与家庭中的疵点牢牢绑定。
去年引发热议的“小镇做题家”,连自己都认为“即使考上了985,但因为缺少资源眼界受限,永远拼不过大城市的孩子”;
近几天的错换人生风波,也不乏有网友将两个孩子的性格与家庭的影响强关联在一起。
在上升渠道逐渐收窄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相信走向罗马不如生在罗马;
而最终,父母就成了最好用也最顺理成章的替罪羊。
即使从操作难度来讲,爸妈大概也是让人最没有心理负担的“批评对象”。
毕竟人生中的一切困境都可以归结为:“如果你不能对我负责,为什么要把我生出来呢?”
抱怨工作压力大还会被老板嫌弃“不能吃苦”,搞不定人际关系的结果也是“没人有义务惯着你”。
而骄傲的年轻人,绝不会接受“是我的问题”这样的答案。
于是我们看到,他们意气风发地在网络上声讨爸妈,报复性地发泄童年的委屈和对现实的不满——一切似乎都很完美。
然而当舆论开始对这个身份进行无差别的污名化,被卷进去的不止是上一代人。
有位博主就抱怨,如今年轻父母带婴儿坐高铁飞机,得先所有同行的旅客发糖果、耳塞、道歉信,才会被视为“合格”;
“就好像你有了个孩子,就要做好提前向社会请罪的准备。”
当父母的“持证资格”变得高不可攀,舆论并不会因为年龄和代际就会“口下留情”。
对于新晋父母来说,当然可以努力做一个高素质、高情商的模范爸爸/妈妈。
但事实却是,普通人在面对现实压力时并不能时刻保持体面、完美的姿态。
而当大众彻底失去理解上一代父母的欲望时,同时挤压的也是年轻父母们的呼吸空间。
至此,我突然对那句曾被视为“糟粕”的话有了新的理解——
或许所谓的“养儿方知父母恩”,重点也本不在于恩情本身。
不过是当年轻人经历过同样的艰难、无措,和人生的无常;
才终于对父母的“不完美”,又多了一点感同身受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