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直都是一条通向财富的道路,如今9年义务教育之后,不少的学生会参加高考,考上学校,然后逆袭翻盘,可是并非所有人都如此幸运,有一部分人落榜。
当前落榜的考生人数大约在8.9万人左右,初中复读成为当前教育焦点,一些省市规定不允许普通高中对外招收复读生,意味着以后会有更多职高生。
大部分人对于职高学生会有歧视现象,之前有人说过,请牢记,永远不要和职高学生混在一起,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对于家长而言,如若孩子只能上职高,这是一种耻辱,会让全家人都无法在亲戚面前抬头做人,看着别人风风光光举办升学宴,考上好大学,然后自家孩子却只能上职高,都无颜参加,甚至担心别人询问自家孩子在哪念书,仿佛上职高后就等于被贴上“没出息”的标签。
很早之前就曾经听说过,不建议和职高的孩子混在一起,很容易会被带坏,但是职高的学生到底做错什么?在社会上有一部分职高学生抽烟打架,到处纹身,可不应该一概而论。
把所有职高生都定义为不良少年,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极个别孩子,在这些人背后有数不胜数的落考生,当年努力至极,却因为各种原因而失败,从此被贴上不好的标签。
这种歧视言论在形成后,甚至还会导致他们自我怀疑,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社会的刻板印象
目前社会上大部分人认为职高生素质不好,对于未曾和职高生有过接触的大众而言,往往会选择和群体保持一致,自然而然会接受外界对于职高生的片面印象,使得社会上大部分人都会认同这种想法。
因为受到生活接收信息影响,社会上大部分人对于职高生早已有先入为主的印象,认为职高生就是负面代表。
一想到职高生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即便是道德不良,反社会行为,这种负面思想一旦在脑海中形成,很快会成为习惯,会持久存在于脑海中。
社会地位不平等
社会地位不平等容易会造成偏见,在学历上职高生确实比不上高中生,处于劣势状态,如果专业技能差一些,在毕业之后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所以在目前社会上,绝大部分职高生都处于较低位置,社会地位处于较高的人一般都会倾向于从社会阶层的角度考虑,所以很乐于接受偏见。
毕竟对于职高生给予负面影响从不曾影响自己,因为偏见同样还会产生些许不信任,所以职高生进入到社会想要谋取好工作,获得高工资,更是难上加难。
社会的共同想法
在自我概念中其中还包含同一性,即便是自我特性的感受,还有社会同一性。
在谢里夫的一个山洞实验中,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就会让两个群体产生矛盾,将自己与特定群体彼此联系后,会认可自己所在群体,在和其他群体对比时,必然会偏袒自己所处群体。
将自己的群体和职高生放在一起对比,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莫须有的优越感,就仿佛是交通意外事故一般,如若是男司机,一般媒体不会多提一句。
如若是女司机,媒体第一时间会加重女司机信息,如果一个学历较低的人出现类似的新闻媒体中,还会加上小学未毕业,中职生,辍学等字眼,无非是吸引人眼球的做法。
当大众把这一些信息和意外事件匹配之后,显然会给人留下一种不好的印象,在当代其实有许多学历不出色的人同样可以功成名就。
比如玻璃大王曹德旺只有小学文凭,娃哈哈董事长只有初中学历,除此之外有许多职高毕业生从不忘记学习,积极参加技能比赛,所以这种偏见应该尽早的消失。
直到现在,外界依然还有和职高生混在一起的偏见,但是如果你能通过自我努力获取美好人生,彼时人们看到的即便是你的优秀。
所以这就是人的本性,外部环境或许会造成些许影响,可是却不能磨灭自我斗志。
每一个愿意努力进取之人都应该值得尊重,都应该获取美好未来,要想改变这一种莫须有的歧视,并非是一句道歉,还需要加重职高生管理,提高当前教育,拓宽就业渠道。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Cogn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