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学位先凑论文?清华拒绝“数论文”的底气何在

在清华大学近日召开的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校长邱勇表示,“学生申请学位答辩不数论文,教师参与提交学术评价申请不数论文。”大学不能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2020年,清华没有一位同学因为发表SCI论文数不够不能参加答辩。

众所周知,不少高校针对研究生申请学位设有论文发表数量的规定,有的高校还要求学生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论文”的要求,不仅给研究生增加了额外压力,客观上还助长了某些学术不良风气——比如,个别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学生以发表论文为导向开展科研,忽视了系统科学的学术训练;论文“挂名”现象的存在,导致无法衡量作者在科研创新中真正作出的贡献。

尽管存在种种弊端,但一些高校维持着规则的惯性,把论文发表情况视为检验学生学术能力的主要标准。清华大学提出申请学位不数论文,并明确写入学校有关规定中,体现了一所高校实事求是进行学术评价的决心。邱勇校长“不能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的发言,更是备受网友称赞。

学生申请学位答辩不数论文,并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术水平的要求。此前,清华已明确将学位论文及攻读学位期间的创新成果作为学位审议的主要依据。对于创新成果而言,除了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以外,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有着丰富多样的体现,包括学术会议论文、专著、专利、作品、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清华大学还强调,学位论文是进行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

作为培养机构,大学理应具备独立考察学生学术水平的能力。以论文发表量作为学生毕业申请学位的“硬杠杠”,实质上是把评价权交给了外部平台。尽管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教育教学资源存在差距,但确保对学生的科学培养,理应成为对高校一致的要求。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实质上也是一种责任的逃避。

当然,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数论文”后,对大学提出的要求反而增加了。例如,以学位论文作为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要求高校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评阅和审核。高校只有严把学位论文这一关,才能准确衡量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对于那种缺乏创新观点和思路,撰写不规范不严谨,甚至存在剽窃等学术失范问题的论文,高校必须毫不犹豫地不予通过。

事实上,对于研究生培养机构来说,应当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前置。那种只看结果不重过程的培养观念,并不符合加强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导师要积极尽到责任,在研究生明确科研兴趣方向、学位论文选题确认的环节就积极指导,而不是前期撒手不管,出现问题后又忙着给学生“兜底”。只有把严抓教育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才能培养出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研究生,为社会输出高水平的人才。

清华大学校长在讲话中表现的底气,让人们看到了一所知名院校坚定改革、严抓管理的决心。高等院校的声誉,建立在这种对人才培养一丝不苟的态度上,也建立在严抓教学、落实责任的恒心上。对于国内很多大学来说,都应当以清华为标杆,力破“五唯”,不“数论文”,以对学生的严格培养作为育人的基础,以对科研创新的扎实检验作为学术自信的源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