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梳子姐
昨日劲椎病犯了。
头晕目眩,天旋地转,即使躺着也有坐过山车似的刺激。
今天回刷那个“势利眼”老师的新闻也有坐过山车的感觉。
这位教学成绩出色的“最美教师”,因学生给她的一段录音而出了圈。
在普遍流行的短视频里,女老师的吼声尖酸而刻薄。
“这些学生都是平民百姓,贼不懂事,贼没有家教。”
“以往送到我班里的学生,家长都是当官的,要不就是家里条件特好,家长都极为有素质,反思一下你们家长多有素质?”
“你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呢?你爸一个月挣多少钱呢?别怪我瞧不起你。XX的妈妈一年挣的钱都比你妈50年挣得多!”
父母没权没势所以素质就低?有权有势素质就高?如此言论公然出现在课堂上简直不可思议。
很快央视、新华发声。
这位“最美老师”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被撤销教师资格,调离教学岗位。
处理的迅雷不及掩耳,可谓大快人心。
但事情就如此简单吗?
很多时候你能看到的,是他们希望你看到的。
在扒出女老师完整的3分26秒的视频后,我心如五谷杂陈。
肖老师所言是恶意歧视,还是善意劝解?
录音频的录制背景是老师正在班级里给学生们讲题,大多数学生们认真听讲,但有两个调皮捣蛋鬼不遵守纪律讲话。
如果老师不负责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但这个老师恼了,歇斯底里的开炮了,把两个学生批的体无完肤,连着父母的收入,素质都问候了一遍。
反思一下自己,我们管教孩子时有没有上头的时候?
好言相劝是序幕,听不进去的时候也会恶语相向,
“不好好学习,你长大以后只能捡垃圾,你去送快递都没人不要。怎么生了你这个孽畜……”
爱之深责之切,恨铁不成钢呀。
肖老师所言是否属实?
不管你承认与否,这个社会已经撕裂的不成样子,社会分层很严重。
“XX的妈妈一年挣的钱都比你妈50年挣得多!”只能说贫穷影响了我们的想象力,有钱人一年挣的比穷人一辈子挣的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暴发户已经铸成,富二代在不断的培养,教育早已不公平。
你爸又是不是领导,你妈又不是老板,祖上又没有金矿。你凭什么不好好学习?
告诉孩子你只有相信“命”,才能努力改“运”,超越父母,一辈比一辈好,用教育改变命运,这不是教育的初心吗?
现在不是学校在挑学生而是在挑家长。
虽然不认同父母没权没势就是素质低的说法,但很多时候高素质人才都已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对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视。
而孩子的成功,不仅仅归结于孩子的努力、老师的付出,其实更多的是父母日复一日在学习习惯、性格上的深远影响!
换个角度,一个孩子,调皮捣蛋、打架生事甚至是走上歧路,别人不会说老师没教好,只会说“这个孩子没家教,因为有其父必有其子”。
研究表明:孩子在18岁之前,家庭教育的影响比例超过60%,而学校的教育只占30%,剩下的那不到10%,来自社会教育。
我国大型教育纪录片《镜子》里有这样一段话: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问题孩子的背后,必然是问题家庭。问题孩子的背后,必然是问题父母。
以前,我们不会认为教练对运动员近乎体罚的要求是过分的,不会认为老师对于学生的批评呵斥是不正当的。
一方面,这代表专业的判断;另一方面,这也彰显着上位者的权威。教练不会错,老师不会错,专业与权威相互支撑,互为因果。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权威被解构了,随着科技的进步,搜集证据变得容易了。
一方面,潜规则队员的教练,看人下菜,给孩子家长分个三六九类的败类老师;
另一方面,那些真心为学生着想,看着他们的情况心里着急,但没有掌握分寸、方式方法的老师,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诚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春风化雨,用爱和耐心对待学生是最好的教育。
但尊重与理解应该是相互的,上课专心听讲、作业按时完成,老师提出的意见虚心接受,对自己的前途有期待和责任感的学生,老师当然也会报以鼓励与温柔。
相反,你对自己的学业一点不上心,老师三番五次循循善诱,希望你努力一些,你也当耳旁风。
气得老师骂了你两句,你就哭哭啼啼觉得自己受委屈了,报复老师,只能说孺子不可教也。
你怎么不激励一下自己,若干年以后去老师面前耀武扬威,告诉老师“当年您看走眼了呀”。以前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定会说,
“老师,孩子不听话该打就打,该骂就骂,我们家长一定支持你”。
但现在有几个老师敢打孩子,骂都要有所忌惮了,说不定录音被切成片,工作都没了。
如果老师教育不好,就让社会去教育吧。
孔老夫子一直坚持有教无类,要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但是当他看到学生宰予上课睡觉,也会生气到口不择言,
“朽木不可雕,烂泥扶不上墙!算我看走眼怎么收了你这么个猪头学生!”
而今打不能打,骂不能骂。
估计孔夫子也不知道怎么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