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大学快成义务教育了,还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精英?

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教育对中国的意义可谓是悠远深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土地上便爆发了世界第一场有关思想学术的争辩——百家争鸣。无数饱读诗书的有学之士都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里畅所欲言,发出自己的声音与观念,这是人个性的觉醒与思想交汇的解放,同时,更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前进的无形力量。

可现在,无论是贵为万世之师的孔子,还是生活里刚柔并济、品味哲学的老聃都早已消逝于风中,但他们留给后世的远远不止书上的山河观览,也不是口头的侃侃而谈,而是更多地留下教育的火种,为后世的薪火相传点亮这片茫茫前路。

于我而言,或许西南联大梅贻琦校长的话最契合于大学,乃至教育的真谛:“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是教育的殿堂,更是知识的最高学府,但他这句话,却直截了当地更加看重老师,自我的修养。

是以,教育的脚步真该止于大学,又或是学无止境?

学术时代

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段是辉煌的古代,学生们在私塾里,有着自己的国学老师,只为一朝中榜,鸡犬升天。

第二段是混乱的近代,学生纷纷出国,学习西方文化,只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或者游街示众,批判政治黑暗。

而第三段便就是开国后直至如今的太平盛世,经济的高速膨胀与发展对人们的求学之路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逐渐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价值思想,便趋之若鹜地向大学进军,向学术殿堂攀登。

这便成就了今日的“学术时代”。

从古代封建王朝开始,世家大族用科举来彰显家族的荣光尊贵,或者用此来维持家族嫡脉,寒门子弟则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为中举,光耀门楣。

于是这种选拔性,公平性的直观考试方式便一直延续下来,成了寒门子弟追上世家大族的最优捷径。也因此,“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功利心态,为求翻身,改变命运的想法便深种每个学子的心中,而这便是学术时代逐渐旺盛的缘由之一。

除此以外,都说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国家的政策对于这个时代降临的推动影响也是很显著的。

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分布也极为不均,这便造成了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严重偏颇,使得家境不好的只能碍于偏远地形或经济,早早结束求学的路途,最后背负先人的苦痛,一生无为地忙忙碌碌。

而有钱的人家,则可以多方面培养,让孩子从学习和兴趣中更好地汲取成长,这样的结果,无异于让未来的穷人依旧很穷,而富人依旧具备锦绣前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于是中国便推出“九年义务教育”,用一种强制推进的方法,从根本上让这样的差距缩小,并一定地平衡社会的天平,左右穷孩子的未来。这样的做法打破了富孩子的专属骄傲,更为学术时代注入了新鲜血液。

或许,所谓学术时代的来临,不仅仅是学术的公平性和普及性的高速发展,更是美好时代的逼近和蓬勃,但这样的舒适日子总会让人怠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偏安一隅

今年是中国义务教育实行的第十五年,这十五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水平的停滞不前,大学便就是当时的学术殿堂和唯一出路,身为一个大学生,可以说是当时一件的稀奇事,更是一种值得骄傲的事,所谓物以稀为贵,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这十五年里,不仅教育,甚至整个社会文化都得到了十分显著的变化与提升,人们对与教育的态度和要求也在不断改变,所谓的大学生和技术生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窜出,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市场和就业市场的饱和,人们对于见怪不怪的学生便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一二线城市,本科生或许都成了最低的门槛要求。

但前几十年来的习惯和刻板印象怎么能说断就断,前辈的“大学安稳”的思想早已深种在每个学生的心中,从小,他们的目标便就是去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而大学生的生活却必定是安逸舒适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弗洛伊德说过:“人类向往安逸的时间睡觉。”这话既准确却又十分直观地展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现状与心理,大学从自己读书识字开始,便就是所有学习的终点,更是这十几年来的归宿和港湾,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进入并在里面获取自己该有的回报,并从中实现自己先前的一切幻想和情绪。所以他们便把最好的年华用来偷闲,在这里偏安一隅。

可一切都阻挡不了时间的前进和发展,一切包括思想观念和市场永远追不上人们要求和需要。所以膨胀市场和学术时代对于大学生包括他们的素质以及能力,都开始变得十分严苛和挑剔,好的会被留下,而差的,那些荒废时间的,也永远只能停留在那个角落,孤芳自赏地被抛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社会大学

或许就像白岩松所讲:“大学生也快成为义务教育,你们有什么资格去沾沾自喜,把自己当做社会的精英。”

而精英永远是群体的头部,永远是大多数里的小多数,不是一抓一把的茅草,从历史的足迹和过去我们便可以一窥一二,我们发现高等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从稀少到普及仅仅用了十五年,而就是这短短的十五年,便把大学生从橱窗的珍视品化为随处可见的牛毛,所以岁月的推陈出新和迭代更替都太快,所以我们不可以只安于一处,只会口头上的纸上谈兵,那只会让大学生变成社会的小白和实践的矮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像之前所说的:“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所以,大学生进入大学,并不是为了获得大学生的头衔或者学历,也并非只是为了偏安校园大楼,去死读书或者贪图享乐的,大学生应该在大学里学会塑造人格和建立正确的就业实践观,应该在大师处学到他们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和技巧,以及待人处事的方法和态度。

现在经济社会,有如一块甘甜的奶酪,而想分食奶酪的人太多,这就是所谓的“僧多粥少”。因此我们更应该去创造自己的价值,去迎合社会的价值和利益,踏实努力,不要去自视清高,否则难逃被否定,被淘汰的命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结:

都说少年是国家的未来,而教育是国家的最好名片,我们在最好的年纪获取最好的机遇,我们本不该辜负青春,辜负韶华,而应该去紧紧把握,紧紧跟随,不断修炼和丰满自己,成为可以屹立,可以承担的独立的人,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