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最新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睡眠不足现象继续恶化。目前的数据是,95.5%的小学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睡眠时间不达标。
学生的睡眠时间不达标已经不是什么新问题了。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的口号也喊到了现在,然而讽刺的是这个现象不但没有任何缓解,反而愈演愈烈。
有关部门采取的对策是减轻学生负担,也就是一直以来的减负政策。但这个对策的效果如何,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
为何青少年睡眠时间越来越少呢?表面来看是学业负担重,竞争的加剧造成了这个结果,实际上这不过是表象,真正的原因并不在这里。
l学生成绩分布完全不合常规
纵观现在的中小学生成绩,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成绩,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我们的学生,成绩的分布是相当不合常规的。
过去的小学生,如果一个班40人左右,90分以上的学生最多5-6个,大部分学生在70多分和80多分的这个区间内。
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60多分甚至不及格。这符合成绩的正态分布,正常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毕竟优等生和差生都是少数,绝大部分都是中游学生。
但现在不同,95分以上基本是班级倒数,这不符合规律,不可能有这么多优秀的学生。这种不正常的成绩后面是学生加倍的努力,付出的自然就是时间。
l超越能力的分数得之不易
任何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能力范围内,都可以学得相对轻松,根本不可能因为学习而影响到自己的睡眠时间。
但一旦超出自己的学习能力,则必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堆积。一个普通的学生,正常学习,考个80分上下的根本就不吃力,也无需花费太多的时间。
但如果这个学生强迫自己必须考到95分以上,那么其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必然呈几何指数上升,必然需要大量的刷题和练习时间。
中等生尚且如此,落后生就更不用说了。除了极少部分学习能力出众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只能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
l内卷的背后是对未来的焦虑
超过本身能力的过度学习,必然加剧内卷的程度。而在剧场效应下,这种情况必然愈演愈烈,最终发展到不可收拾。
本质上,这是学生特别是家长对未来的焦虑造成的。所有的事实告诉家长,没有一个好的学历,孩子很难在未来就业市场上有选择权。
现在的内卷已经发展到了考研,今年考研,400分不能获得复试资格并不是玩笑,而是再真实不过的事实,这在前几年的考研中几乎不可想象。
在用人单位“我们只招985毕业生”的刺激下,学生和家长除了拼命压榨自己的能力,压榨学生的睡眠时间用来学习外,还有其他出路吗?
l中专技校的出路对比
对比一下80年代,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问题。80年代的大学生属于天之骄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学生的出路就低人一等。
那时候的中专技校一样非常吃香,只有成绩相当不错的学生才有资格去考,虽然这些学生比不上那些要考大学的学生,但他们的成绩一样也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原因非常简单,那时候的中专技校毕业,对比现在有2个极大的优势,一个是那时候的中专技校生并不被歧视,相反是羡慕的对象,其次是中专技校毕业生收入并不差。
而现在的所谓中考分流,是强制性的。是因为学生成绩不好不得不去读中职,而不是优秀学生主动去中职学习。很明显,这是因为社会地位、就业难度和收入的不平衡造成的。
l给学生提供多种出路才是减负的唯一办法
过去的人们没有这么焦虑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学生有多种出路,且哪一种都能保证学生未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能考上大学最好,不行的去中专技校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在主动分流的情况下,各分数段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去处,自然也无需死磕高考这一条路。
而现在,除了考大学,甚至是考上985,211大学,中职无论是学习环境、教学水平特别是学生的出路根本无法保障,自然也不可能吸引到优秀学生主动前去就读。
这个问题不能改变,不能给学生提供多种出路,内卷的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保障学生的睡眠时间无疑是痴人说梦,根本就不可能。
一些思考:
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学生和家长都只能被动选择,没有任何的主动权。尽管家长心痛孩子,也只能逼迫孩子去适应环境,努力学习。
整体的环境没有改变,中职的教学水平,出路没有解决。就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分流,自然也无法改变学生压榨睡眠时间,超能力学习的现状。
提高中职教育水平,增强中职学生素质,扩大中职学生的就业面,提倡工匠精神,让部分优秀学生主动选择中职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而这需要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改变就业环境,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制造业,多方面开创就业渠道才有可能实现。
唯有让学生分层,分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卷,才能真正实现减负,才能真正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才能让学生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