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家庭教育比选择学校更重要

科学家教

健康成长

工薪家庭应该倾尽财力让孩子上顶尖小学当“凤尾”,还是上一般重点小学当“鸡头”?

近日,这则讨论登上某知识共享平台热榜,并很快溢出到其他讨论平台。教育焦虑,从来都是流量收割机。

究其原因,背后固然有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因素,但与各类培训机构的“煽动”也不无关系。但在焦虑加剧之时,我们有必要先冷静下来,重新审视所谓的“凤尾”“鸡头”之说,弄清基本的教育事实和逻辑,避免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

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更不是。

人的成长是最复杂的,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共同产生影响,这决定了不能把教育简单化,认为选择“顶尖小学”便万事大吉。就以孩子成长中最容易量化的学业成就而言,到底与什么最相关?

较有影响力的结论来自科尔曼报告,该报告在对美国4000所学校60万学生的详细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在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比学校更为重要,中产家庭的孩子学业成就最为稳定。科尔曼对此的解释是,在该群体的家庭中,信心和成就根植于家庭中成人的监管和教育。而那些学业成绩不良的孩子,大多缺乏一种改变和控制自己前途的自信。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不难理解,不过笔者还是坚持认为,相比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学校,父母本身的特质、所展出的态度和行为或许更重要。毕竟,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其实不是环境本身,而是他如何去认识和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兴趣的启蒙与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内驱力的激发等,是远比上名校更能支撑孩子走得更远的因素。

更值得警惕的是“鸡头”“凤尾”说潜藏的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不断地改变,有谁能说一个孩子在这个学校排在末尾,换到另一个学校就是佼佼者呢?而且,“鸡头”“凤尾”说还透出浓浓的竞争味道。然而孩子们在学校的关系,也不只有竞争关系。

好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引导孩子们学会如何合作与共处,淡化竞争,而不是相反。适合的教育,其实就是最好的教育。何谓适合的教育?无非就是,以孩子全面的健康发展来衡量,有利于此的就是适合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些父母在为孩子择校时,考虑了学校名气、校园环境、师资与同龄人竞争力等诸多因素,唯独忽略了孩子本身。父母需要把孩子的想法纳入考虑,一起作出抉择,这个引导和协商的过程,也是尊重孩子、助力他们成长的过程。

客观地说,多地采取的校额到校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长的择校压力。如果能持续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不断完善优秀校长轮动、校长职级制,持续提高一地的学校平均教研能力,从根本上推进义务教育走向优质均衡,那么,或许会有更多家长能淡定面对择校,去认真思考“鸡头”“凤尾”说之外的真问题。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巧利,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END

教子方法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