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 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并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更新。
本轮调整,分为两类:
一是具体高校申请或者备案新开设某一个本科专业(这个专业已经存在)。共有130所高校申请的“人工智能”专业通过教育部备案,84所高校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62所高校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9所高校新增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53所高校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另外,“网络与新媒体”和“跨境电子商务”也有较多高校新增,分别有46所和42所。
二是具体高校申请新增加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也就是说,这些专业以前没有。主要有以下这些专业。
消息一出,舆论立即跟上,这几天大小媒体都在讨论新增本科专业,大多数人都站在科技发展、国计民生的角度,为新增专业叫好。我也不否认,高校专业的调整,往往与社会对人才需求有关。高校本科专业的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是一件好事,但作为高中生家长和高中生,还是应该慎重看待新增专业,一般不建议选择。
1、新增加的本科专业中有被大浪淘沙的几率。社会发展,自然要推陈出新,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都能成为永恒。本科专业年年都会有新增专业,也都有阶段性的热点,有阶段性的新增本科专业。所有的新增专业中,有不少成为了永恒,比如当年的软件工程。但也有不少红到发紫后,变黑了。很多人可能都不会相信,1985年前后,“乡镇企业管理”作为新增专业,热度直逼临床医学,几十年后回头看看,结局令人唏嘘。现在的家长更难以想象,十几年前,有多少考生放弃计算机专业,投奔新增专业、当时都认为要大火的“环境工程”,现在看看真的是不可思议。
没有人统计过新增专业的发展成功率,但乐观的看也不会有80%,剩下的20%落到那个考生的身上,那就是100%啊,试错的成本太高了。
2、新增专业研究和学习方向不明晰。相对于存在几十年的专业,新增专业确实存在学什么、研究什么的问题。当初环境工程专业刚出现时,基本都是生物、化学方向的老师转过去的,当时有个大学老师就玩笑说“我们环境工程的老师,都不知道这个专业会干啥”。
3、新增专业师资大多来自临近专业,对本专业的认知多多少少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4、新增本科专业不管是新开设或者是新增加,不管这个高校有多牛,一般情况下前几届毕业生都会面临本校没有这个专业方向的硕士博士点的问题。
5、新增专业就业方向不明晰,社会上可能对这些专业还没有完全了解,在用人时候多少会出现疏忽这个专业的问题。比如国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做个文秘完全没问题,也已经新增多年,但至今很多单位招文秘都不含国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