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伤孩子的爸爸,大多是这5种,或将毁掉整个家庭!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个不合格的爸爸,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影响整个家庭!

下面跟着大树来细数“不合格”爸爸的5宗罪!

第五名:控制欲过强的爸爸

杀伤力指数:★★

英国的一位心理学女博士说: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但是,如果家里有一个大男主义的爸爸,孩子的生活就没那么自由了。因为他们对子女充满了控制欲,家里的大事小事都要尊重他们的想法。

像我的一个朋友,高中文理分科是她偷偷报了文科,然而,文理分科后两个月唯一一次转科的机会,爸爸没和女儿打一次招呼,直接把她调回了理科班。

不管女儿长多大,每晚八点必须准时到家。稍稍耽误一两分钟,她就能接到来自父亲的电话催促声。回家后,她还要跟父亲报备:

今天见了什么人?男的女的?干了什么?去了哪里?...

如果可以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会按下这个按钮吗?我想控制欲的爸爸一定会。殊不知,孩子却并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

孩子总是要依据家长的想法行事,长期没有自己的选择权,他们就会迫切想要从这个家里独立出去,而愈发叛逆。男生则会崇拜父亲的权威效应,变成一样的独裁专制。

最后,你会发现,你们费尽心机为孩子定制的未来,没有几个孩子会买账!

第四名:毫无诚信的爸爸

杀伤力指数:★★★

小时候,爸爸在孩子心中几乎是无所不能的神,孩子最崇拜的人莫过于爸爸了。因此对于爸爸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报以极大的期待和信任。

然而,很多爸爸总是以工作忙为理由,失信于孩子。如果孩子想要全家一起去游乐园玩,他会说“下周一定去”,可每当孩子兴致勃勃出发时,爸爸总是不见踪影。

但,工作显然不是拒绝育儿的借口。

信任危机一旦产生,这种没有安全的恐慌感,会让孩子觉得连最亲的人都不能信任,那么其他人就可以随意对待,今后以“生人勿近”的面孔对待他人。

多陪陪孩子吧,想想你那些失陪的理由,是不是真的非去不可的事情呢?请认真对待孩子的承诺,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第三名:缺席孩子教育的爸爸

杀伤力指数:★★★

“我每天起早贪黑,赚钱养家,老婆轻轻松松呆在家里,带带孩子,难道不是我撑起这个家吗?”不管单位是否真的需要加班,很多爸爸都是下班能多晚就多晚回家。

回家后就当甩手掌柜。甚至有些人宁愿躲在地下车库的车里发呆,也不回家。

事实上,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品质和前程。

一项研究显示,即使是尚处于朦胧状态的婴儿,他也会因为缺乏父爱而出现焦躁不安、食欲减退、抑郁易怒等症状。

男孩从父亲身上学习到男子气概,女孩子则学会如何和异性相处。

作为父亲,不管你的心理年龄是否成熟,再忙再累,都要承担起一个养育孩子应尽的责任,至少你的行为要对得起父亲这个称呼!

所谓陪伴,不是一天到晚都跟着孩子后面,重要是对孩子情感的关怀与关系的建立。

如果你在异地工作,也请平时多打几通电话,通过微信经常与孩子沟通,节假日带孩子出去玩,让孩子感受到时刻把他放在心里。

第二名:手机不离手的爸爸

杀伤力指数:★★★★

手机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却唯独让孩子和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

前几天大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妈妈转发了这样一个视频。

视频中刺痛人心一句话:“我爸爸是一个爱玩手机的人,他是一个手机控。”

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爸爸都是“手机控”,唯一的区别是是否懂得自律,是否沉溺其中。

网上有人笑称:所谓的父爱如山,大概说的就是父亲跟山一样,杵在沙发上,手机不离手。不管孩子如何呼唤,他都无动于衷,活在虚幻的世界里,可望而不可及。

亲子交流被阻碍,孩子性格会变得孤僻、自闭。

爸爸因为手机而忽略了孩子,这无疑是一种冷暴力。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模仿家长而来的,这对孩子的视力、人际交际以及学习特别不利。

父母是孩子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其中的影响不言而喻。

爸爸们陪伴孩子的时候就走点心吧!千万别在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一边监督,一边玩手机,那不叫陪伴叫敷衍。

第一名:不懂体谅妈妈的爸爸

杀伤力指数:★★★★★

记者:你们家谁负责接受孩子上学、干家务活?老公:我老婆,生活琐事都她负责,因为她不上班。

当一个家庭主妇没有证书,但是确实是一个家庭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很多爸爸对孩子妈妈的付出孰若无睹,甚至把教育孩子的一切事情,都推给妈妈。

结果妈妈们24小时围着孩子和家人转,长期下来,很容易身心疲惫,情绪失控。很多妈妈说自己控制不了发脾气,其实就是因为生活的琐碎磨掉了自己的耐心。

一个孩子如果常常看到母亲伤心地哭泣,他会试图用自己有限的理解力去安慰妈妈,让妈妈快乐,并试图承担起爸爸的角色。

在孩子心目中,父亲往往是力量和坚强的象征。作为孩子的保护者,父亲应当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家,而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就来自看到父母彼此相爱。

所以要想家庭幸福,爸爸的体谅与配合必不可少,适当给妈妈“放放假”,让每位妈妈六点时间给自己,与好友相聚游玩,也是给妈妈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爱永远扮演着为他指引和照亮方向的角色。孩子在六岁以后,强烈需求父爱的威严与引导。

为人之父,请主动承担起育儿之责,做好榜样!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