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看点:在家庭中,你是否也曾数落孩子、对孩子嫌这嫌那呢?当时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我们挑孩子的问题,真的就能帮孩子变得更好吗?如何才能帮助孩子纠正不好的行为?我们对孩子的挑剔中,隐藏着怎样的愿望?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些话题。
周四
思维
全文共4797字,阅读时间8分钟
过完春节返京,就听到朋友对家里的抱怨:
“原本开开心心回家,想着一家人过个温馨的团圆年。可还没感受到温情,就开始被我妈嫌弃——怎么穿了件这样的衣服就回来,太难看了!
之后几天,我就是在被我妈的嫌弃中度过的:
怎么还不起床吃饭呀!都几点了!
老玩手机,就不会和家里人聊会儿天吗?
在家里蹲这么久了,也不会找同学玩,太孤僻了不好。
你这份工作有什么好,还不如我给你介绍的稳定。
……”
听完她一通抱怨,我对她说:“爱之深,责之切。你妈是在用另一种方式爱你呀!说嫌弃可能严重了吧~”
她听完我的解释后笑了,说:“我当然知道。可在当时的环境中,双方都会感到厌烦,真的是互相嫌弃,心情很不愉快。为什么明明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会以这样的方式伤害对方呢?”
朋友的话,让我联想起之前到一个亲戚家做客的经历。亲戚家的小孩也像我朋友一样,常常会面对妈妈的挑剔。就在大家喝茶聊天时,那个调皮的孩子照着他妈妈的表情、语气和动作,表演了一段模仿秀:
“都这个点了还不起床,要迟到啦。”
“刷牙洗脸动作快点,别慢吞吞的。”
“你写的字怎么这么难看。”
“你这么做是要惹你妈生气是不是?”
那个孩子模仿得惟妙惟肖,在场的人都忍不住笑了。他妈妈又生气又好笑地说:“这还不是被你气的!”
那个孩子回了一嘴:“哼!又是我的不对。”说完后,他做了个鬼脸跑开了。
对于上面两个场景,你是否感到很熟悉呢?你是总会挑孩子问题的家长吗?一天24小时中,你数落过孩子多少回呢?
1
首先,我们来看看父母挑剔孩子、数落孩子的原因。很多父母说,我挑孩子问题是在管教孩子,是为了让孩子表现更好才这么做的。这种回答其实反映的是,父母不认同、不接纳孩子的真实存在,认为孩子的现状不够好,想通过管教的手段去改变孩子。
那么,孩子的现状真的不够好吗?有没有可能是我们小题大做了呢?
有些父母说起孩子来总是忧心忡忡的,一脸悲苦相。看到孩子房间乱,他可能会说:“连自己的房间都不会整理,将来还能做成什么事!”看到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他可能会说:“从现在起你必须按时完成作业。如果不好好完成作业,你就不能取得好成绩。没有好成绩,你将来就考不上好高中和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你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你的人生就完了。”
这种做法或想法其实属于“滑坡谬误”。这是一种非形式谬误,犯了滑坡谬误的人会使用连串的因果推论,却夸大了每个环节的因果强度,从而得到不合理的结论。
它的典型形式是,“如果A发生,接着B就会发生,接着C就会发生……最终Z就会发生”,为了不让Z发生,我们不应让A发生。A到B、B到C等环节的因果关系就好比一个个坡,从A到Z的推导过程就像一个滑坡。
然而,每个“坡”的因果强度不同。比如,从“不好好完成作业”到“无法取得好成绩”只是可能而非必然;从“上不了好大学”到“找不到好工作”也未必形成强烈的因果关系。因此,从整个推导链条来看,即使A发生,也无法保证Z必然发生或极可能发生。
回到育儿话题来,在挑剔甚至数落孩子的行为时,我们要反过来想想,是否我们在头脑中就形成了滑坡谬误呢?这条“滑坡”是否导致了我们过于焦虑,以至于看不到孩子真实的状态、想法和情绪呢?
有些父母会说,我可没有小题大做,也没有犯了滑坡谬误,我只是在实事求是地纠正孩子不好的行为。那我们来看看,孩子为什么会做出“不好的行为”?
在父母眼中,孩子“不好的行为”大致有以下三种:
孩子可以做到却没做到的行为;
孩子由于能力发展所限暂时不能做到的行为;
孩子实际上做得很好的行为或者正常的行为。
2
第一种“不好的行为”是孩子可以做到却没做到的行为。没做到可能是出于兴趣不大、态度消极、意志力不强、规则意识不强等原因。
有一次我在餐厅吃饭,邻桌是一个爸爸和两个孩子,他们正在等餐。两孩子看起来年龄都很小。他们一会儿钻到桌子底下,一会儿又在餐厅里追逐打闹,看起来很不安分。开始时爸爸只是招呼他们回座位坐,但两孩子正在疯玩,没怎么注意到。
后来,有个孩子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客人,好在只是轻轻撞到了。可此时爸爸特别恼火,当场训了起来:“这两孩子太不像样了,以后不带你们出来吃了……”其中一个孩子当场哭了起来,爸爸更加恼火:“别哭,做错了还哭,丢不丢人!”孩子见状哭得更大声了,周围的人都朝这家人望去。场面一度陷入尴尬。
在当时的情境中,孩子确实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我们在批评、挑剔甚至嫌弃孩子之前,要先去追溯行为的源头,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做不好。
在这个场景中,两个孩子表现不好的原因,很可能是他们有打发无聊时光的需求,但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公共场所,不知道在公共场所应该遵守什么规则,不知道自己在餐厅追逐打闹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什么影响。如果两个孩子的年龄在7岁以内,那么他们这种不好的表现是比较正常的,但不是故意的。
因为2-7岁的孩子具有自我中心性的特征。他们在看待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角度为出发点,无法从他人的角度去认识世界。这并不是说他们自私,而是说他们会以为,别人看到的世界和他们看到的是一样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带孩子出门之前,就要事先告诉孩子要去什么地方,在这个地方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违反某些规则会怎么样,对他人有什么影响。为了防止孩子太无聊而做出一些破坏公共场所秩序的事,我们还可以帮孩子制订一些替代方案,比如带一两件孩子喜欢的小玩具或一两本绘本放在包里,这样孩子也能自己安安静静地待着了。
3
第二种“不好的行为”是孩子由于能力发展所限暂时不能做到的行为。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批评、挑剔或嫌弃,都隐藏着我们对孩子的失望。我们认为孩子应该做得更好,却忽略了孩子现阶段的能力,无法根据孩子的能力状况一点一点地帮他做得更好。
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我们对孩子说“你要认真一点”。但有多少孩子知道认真是什么呢?恐怕很多大人自身也讲不清认真是什么吧。
我们通常认为,认真是一种郑重其事的态度,以为只要孩子把不认真的态度转换为认真的态度,在内心里告诉自己要认真,要把作业当回事儿,就能高效又准确地完成作业了。
可你想想,当教练对着一个怕游泳的初学者说“要放轻松”,他真的会很容易轻松下来吗?当父母对着一个怕打针的小孩说“别紧张,打针不疼”,孩子真的会很容易放宽心态吗?应该都很难吧。同样,我们这种要求孩子认真的想法或者做法,通常很难出效果。
实际上,认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需要培养才能获得的。我们要求孩子的这种“认真”,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专心、细心和上进心。
专心意味着孩子要集中注意力,活在当下,在写作业时不要想东想西,聚焦于眼前的作业就好。想一想,孩子在家写作业的时候,我们给他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专心的环境吗?这种环境并不要求是绝对安静和整洁的。但要想想,孩子是否很容易被大人的说话声、电视声干扰呢?他周围的环境中是否存在一些争夺他的注意力的杂乱物品呢?
除了注意到家庭环境,我们还得尊重一个事实——分心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这是由我们的生理因素决定的。即使孩子在一个没有外部干扰的环境中学习,他的思绪偶尔也会飞到十万八千里之外。因此,我们只能要求孩子尽可能地专心。
在具体做法上,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分解任务”,让孩子一项任务一项任务来,在每一段时间内只聚焦在手头上一个任务。这样的话,孩子会更明白此时此刻要完成什么,更容易专注在此时此刻的任务上。按照计划一项一项来,也能让孩子做事更有条理性,孩子不容易因为又忙又乱而感到焦虑、烦躁,内心会更加安定。内心安定的孩子,就能不急不躁地度过每一个当下。
认真的第二个方面是细心。细心意味着孩子要考虑周到,有时还意味着要跳出思维的陷阱。
我曾听到一位数学老师吐槽:粗心就是个框,什么错题都能往里面装。他说的是,有些家长经常把孩子做错的题目归因为粗心。在做计算题时偶尔抄错某个数字,在做应用题时偶然忽略某些条件而做错,忘写单位,大都是粗心的表现。对于这类错题,让孩子做好归纳,整理粗心点,在之后做题时多加检查,孩子就不会一犯再犯。
然而有时候,孩子是因为对概念把握不准确、没有按照正确的规范和思路去做题才错的。这类错不是“粗心”导致的,而是“不会”导致的,是孩子学习中的盲点。我们不能用“粗心”来掩饰这种“不会”,让孩子含含糊糊、似懂非懂地混过去。
认真的第三个方面是上进心。它意味着孩子要有成长型思维,把失败和错误当成进步的机会,敢于挑战困难,突破局限。
这和父母对孩子的接纳与鼓励有关。有些父母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考这么差!”“怎么又犯错了”“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孩子!”如果父母经常说这类话,那么孩子可能一遇到困难,就觉得,算了吧,反正我就是很笨,怎么也学不会。
4
在父母眼中,孩子“不好的行为”还包括孩子实际上做得很好的行为或者正常的行为,父母对这种行为做出“不好”的评价是错误的。
我们要注意到,对于孩子的同一种行为,父母和外人的评价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比如,有的孩子会反驳父母的言语,对此,用负面语言来描述,这个孩子是不听话的、不听管教的;用正面语言来描述,这个孩子是有批判性思维的、有主见的、有反抗精神的。
再比如,有的孩子在外人面前不爱说话,更喜欢一个人独处,用中性语言来描述,这个孩子是内向的。内向其实是一种正常的人格特质。有些父母由于偏见,会把内向理解成一种性格缺陷,把内向和不礼貌、不合群、没出息等联系在一起,想方设法要孩子变得外向、活泼。这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伤害,可能会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封闭、痛苦。
因此,对于孩子的行为,我们在判定它是“不好的、负面的”之前,要先想想,这种行为是否存在一种相反的或不一样的描述呢?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孩子“不好的行为”并不一定真的是错误的行为或不良行为。如果孩子真的做错了或做得不好,我们不妨把它当成孩子需要改进的信号,尽我们所能地去帮助他。
5
看完了孩子的行为,我们来看看自己的。
武志红老师曾说:“一个人怎么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这叫投射。”而稻盛和夫先生则说:“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这样看来,我们对孩子的挑剔,是不是反映了我们内心对自己的挑剔呢?我觉得很可能确实如此。
当下中国的很多城市,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与情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很多人会认为,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大到房子的地段选择,小到每天的一日三餐,一切选择应该以孩子为先。有些父母甚至认为,如果孩子的教育失败了,那么即使自己在事业上获得成功,自己的人生以及孩子的人生也是失败的。有学者把这种育儿文化称为“密集亲职”或“密集母职”。
复旦大学的沈奕斐老师认为,这种育儿文化并不健康,不但损害了父母的利益,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为在这种育儿文化下,父母会不遗余力地避免孩子出现问题,于是,“纠错成了主要的教育目标”。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认为自己失误了,没有尽到应尽之责,由此产生挫败感与愧疚感。这常常是我们挑剔孩子和自己的一个源头。
由此看来,父母对孩子密切的关注与爱,可能就像一个密不透风的牢笼,会让孩子失去自由发展的空间,也会让双方都感到窒息与压力。
所以,我们是否应该从中分出一部分爱,去爱我们自己,爱我们的伴侣,爱其他的家人呢?
12
邱思齐
童行学院编辑
曾在儿童动画公司和出版社工作,爱好阅读与写作,喜欢观察生活、书写生活。
互动话题
你的孩子平时会有什么行为让你抓狂吗?你又是怎么管教孩子的呢?欢迎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经历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