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名高考状元背后的共性:学霸养成,父母抓住的关键是小学阶段

2020年的高考过后,我们分析了这些学霸和状元的成长过程,从中找到了一些共性。这些孩子的家庭,普遍都做了一些共同的动作,而这些,正是孩子们最终考出高分,考上名校的重要关键因素。

在今年高考的46位高考状元中,包括往届的高考状元里,都有一些这样的共性。

1、父母从小引导,阅读能力越早培养越好

重庆高考理科状元谢欣颖,考出了726分的高分,考入北大。

说起孩子是怎么培养的,谢爸爸笑答,没有培养过,都靠孩子自觉,也没上补习班。

真的什么都没做吗?

那是因为他们从谢欣颖小时候就开始培养孩子的习惯,习惯培养好了,后面就越来越轻松。

为了培养女儿的阅读兴趣,一岁多时,家里就订了很多幼儿画报、绘本。

“小时候她看不懂,我们就给她讲,她主要是看图。慢慢的,她自己看了就给我们把故事讲出来了。”

湖南高考理科状元杜青云,平时喜欢的就是博览群书,爱读的是《史记》、《资治通鉴》这样的书。

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早越好,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也提升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同时,爱看书也会让孩子养成静得下来的个性。这一点对孩子未来的专注力培养,尤其有好处。

2、父母的引导,让孩子重视课堂效率

谢欣颖从来没上过补习班,她认为,真正的学习在课堂,所以会向课堂要效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怎么向课堂要效率?那就是提前预习,预习时把难点标出来,回答课后题 并找出疑问点,并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

这种能力,从小学阶段时就一定要打下基础。

河南的双胞胎学霸陈定一陈弘一兄弟俩,从小就跟着父亲,利用年级交替的时间,提前预习完下学期所有课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的一二年级尤其重要,此时需要父母参与进来,进行辅导与陪伴。

很多孩子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在课堂上听到不懂的地方,容易卡壳,导致思路打断,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课后的学习和写作业也会受影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父母采取的只是让孩子认真听课,但却没有实际的做法,孩子不知道怎么做,往往执行起来有困难,唯有父母一开始就给予明确的指导,帮助孩子养成习惯,才能让孩子在高效率中吃到甜头,也更愿意听父母的意见。

这是一种正向的循环。

3、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父母是关键

被称为史上最励志的高考状元郑恩柏,从全班倒数第一,到2015年高考时以760分拿下浙江理科状元,被北大录取,一时传为佳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回忆起在学习方面的感悟时,他说道,

“真正让我受益而改变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考力,这些都是后天培养的。”

这得益于他的父母在这方面对他的培养。

郑恩柏的父母,并没有因为孩子一时的成绩不理解而放弃努力,而是坚持陪伴孩子成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安徽状元孙萌的妈妈谈起对孩子从小的家庭教育时,也说:

“很小的时候,老师布置日记或者作文,如果是一件事,我们会真的带孩子去做;如果是一个场景,我们就尽可能带孩子去体验,让孩子‘有感而发’,而不是胡编乱造。”

河南双胞胎状元的父亲陈天治,也是从小让孩子“用手触摸知识”,让学习不再仅仅只是书本上面的知识,而是变成了有趣和可触碰的。

他们在家设实验小角,买器材让孩子们实践。

4、言传身教很重要,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高度

没有谁永远保持状态满满,学习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时,父母的协助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安徽状元董吉洋说,自己也有厌学不想看书的时候,此时爸妈不会说什么,而是把电视关掉,坐下来一起看书,看到他们看书,自己也就不好意思不用功了。

被誉为“神仙女儿”的武亦姝,她的爸爸也会在每天下午4点半后,就关掉手机,专心的陪孩子学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家人也经常玩成语接龙的游戏,谁输了谁做家务。

这样的做法,不仅让自己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因此喜欢上了成语与古诗词的内容。并在不断的熏陶中,大大的开拓了视野。

从这些状元学霸的身上,我们都能看到一些共性

父母重视孩子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在幼儿和小学阶段,最好的培养习惯的时间是在3-12岁之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3-6岁培养的更多是生活习惯、为人品性,6-12岁之前培养的是学习的习惯、专注、逻辑能力和时间规划能力。

所以,父母的格局、眼光与陪伴,是小学阶段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

而小学6年,又是一个孩子成长变化剧烈的阶段,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

“六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就是垃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我们总是用讲道理、批评和打击的方式来教育,会很快发现教育的效果越来越差,我们也会教育得越来越吃力。

培养出5个博士1个硕士的“博士老爹”蔡笑晚也说:孩子的智力相差无几,家长给予正确的引导,才是让孩子成材的第一步,而关键就在于小学阶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只要教育和育儿有章法,成长就可期,努力不一定成学霸,但不努力肯定与学霸无缘。

我们不误孩子,孩子必然不负我们,祝愿家长们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们!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