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星18岁打工,25岁高考,30岁拍戏:成年人的生存真相,其实很简单

来源:精读

(ID:jingdu999)

本文共2142

阅读时间3分钟

几天,看到一个网友提问。

他此前考上专科,现在25岁了,想要重新高考上个本科,他问网友们,“这个想法现实吗?”

底下有个网友回答道:“佩服你的勇气,我觉得没什么是不可以以及不可能的。”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2018年四川大学录取了一个女生。

该女生已经大学毕业一两年了,但她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想清楚后发觉自己更希望从事医学行业。

于是她在26岁的年纪,重新参加高考,最后如愿考上了川大的口腔医学专业。

“年轻就是干,才25岁,怕什么呢?如果你现在有这个想法,但是不去实行,等你等到30岁40岁50岁的时候,你肯定会后悔。”

另外一个网友告诉他自己正好也在准备高考,“当然可以,我30多岁了,打算重考换个专业,买书复习吧。”

是啊,年轻就是干,常言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这其实就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想要做那就去做,就算结果不理想,那起码也没有了遗憾,不是吗?

这个帖子让我想起了演员高伟光,他的经历也能用大器晚成来概括。

高伟光让人熟知的角色,大概就是《三生三世》系列里的东华帝君了,他在《三生三世枕上书》正式担任男主角时,已经37岁了。

高伟光出生在黑龙江的一个普通家庭,18岁那年他高考失利。

没法继续念书的他,先是在自家烧烤店干活,后来在家乡的药厂谋了份差事,做搬运工。

那时候,高伟光的生活就是不停地装车和卸货,每天都有几千箱货物等着他。然而辛辛苦苦一个月,却仅一千元工资,哪怕是这点微薄工资,有时候都还不能按时发放。

高伟光开始考虑未来,他觉得自己需要去外面闯荡闯荡。

于是,他辞去了药厂的工作,坐了三天的火车南下。

因为一米九几的优越身高和英俊的长相,高伟光决定去模特界闯一闯,他先是到成都做模特,期间蹭朋友宿舍,与一米八几的模特朋友睡一张小床,个中艰辛不言而喻。

后来,他来到北京,因为一家公司的推荐,2006年高伟光报名参加了“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经过轮番角逐,他从66个男模中成功脱颖而出,拿下亚军。

但他了解模特这一行业吃的是青春饭,并不容易长久,因此也一直在烦恼以后的发展。

模特大赛期间有个表演培训,他遇到了一位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老师推荐他考中戏,高伟光得到启发。

2008年他报名成功,以专业第八的成绩考上了。

那一年,他刚好25岁,相比较同级的学生来说,高伟光成了“高龄”学生。

我入校的时候比我的同学们更多了一份珍惜。我是过了很多年才去上的大学,我的同学都是高中刚毕业或者专业院校毕业就直接去上的大学。他们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终于解放了的感觉,我的危机感会稍微多一些,但是我比他们更兴奋,因为这是我很多年的梦想。

2013年,30岁的他正式成为一名演员,开启了自己的演艺事业。

在娱乐圈这个更讲究出名要趁早的行业里,他依然凭着自己的节奏,站稳了脚跟。

常言都说三十而立,也因此总是能看到许多20多岁年轻人的焦虑。

有的来自同龄压力,“跟我同龄的都已经有车有房、结婚生子,这样一比,觉得自己好失败……”

有的来自对未来的迷茫,“年龄渐渐变大了,我还能逆风翻盘吗?”

但是看看高伟光的经历就会发现,虽然他现在是艺人,可是之前也是个普通人。

他给自己想出路,不骄不躁地一步步稳着来,读书、找工作、再读书、再找工作,一直到现在出道七年,也拥有了一定的名气。

他肯定也有很迷茫、焦虑的时候,但是走到现在,应该是已经度过焦虑期了。

多元价值告诉我们,迷茫、困惑、焦虑,都是我们作为自由生命所需付出代价。

因此接受、正视它们,然后去解决、改变,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两条建议,送给因当下焦虑、为未来迷茫的你。

制定自己的人生时钟

2016年,北大徐凯文老师在一次教育高峰论坛上提出“空心病”概念。他通过心理咨询发现,北大有些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就是因为“空心病”。

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找不到人生意义和方向。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许多大学生都是伴随着虚假自我长大,为了遵循社会时钟,获取外界认可,真实自我被隐藏,缺乏内在活力,也就患上空心病。

因此别看着别人,活出自己就好。

社会时钟说,社会时钟作为心理时钟,个性化程度很高,因为人的偏好兴趣、发展节奏有太多个性因素,很难像战士齐步走那样人人都是同一个节奏。

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时区与节奏,有的人年少成名,有的人大器晚成,人生本就是参差百态,各人有各人的路。

我们不可复制别人,别人也不可复制我们。

做好自己的价值判断

就拿“读书是否有用”为例,有的人觉得无用,不如自己靠手艺早点出去打拼,也能闯出一番事业。

有的人则觉得读书有用,自己会选择努力深造,获得更多的知识为后来的发展铺路。

正如人生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一样,这两者对于他们各自来说,都是最佳的选择。

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各自的价值判断。

就像不值得定律所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值得做的事情,才可能做好。

“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做自己觉得值得的事情,才能帮助我们体验到工作意义和生活意义。

不必用他人的标准衡量自己的价值,也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

“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自己的夜路。”

共勉。

The End —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