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话故事中,巫师有一种神奇的魔法,就是能预测未来,从水晶球或是幻境中看到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
做了父母以后,突然发现父母就是天生的巫师、预言家,因为父母“预言”的能力比巫师还强,而且父母不需要什么水晶球,他们只靠自己的一张嘴,就能决定孩子的整个人生。
01女大学生理直气壮啃老十年,“完美”证实了母亲的预言:“你一事无成”
范成金是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二女儿,已经33岁,还在父母身边啃老,而且这一啃就是十年之久。
小范本来也是大学毕业,父母每天想方设法劝女儿出去找工作,反而都演变成一次次喋喋不休的争吵和互怼。
小时候的小范也是个很有灵气的孩子,喜欢自己设计衣服和鞋子。无奈母亲父亲却是向来喜欢用恶毒、刻薄的语言攻击挖苦她,每当她兴奋地拿自己的作品给母亲看,都会换来一顿斥责:“你弄这些乱七八糟的有什么用?看你的书去!”
无论做什么,小范都得不到父母的一点点鼓励和赞赏,除了嘲讽挖苦就是贬损谩骂,即使如今已经30多岁了,给家人做饭都会被父亲和姐姐指责,说这个不对,那个放错。
小范毕业后也曾找过工作,在超市做促销员,但面对顾客却结结巴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紧张得语无伦次,手心冒汗。
这时她突然发现,自己患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当她向父母说病情的时候,母亲却认为这是她逃避工作的借口。
这么多年,母女俩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争吵、互怼。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一事无成!”
这句话现在在小范身上“完美”地应验了,她真的如同母亲所说的,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02做父母,请关掉你的“乌鸦嘴”,因为孩子正在按照你的“预言”生长
你以为无关紧要的一句话,可能对孩子已经形成了难以预料的推动力。你的嘴,可能是把孩子推上巅峰的强大助力,也可能是特别灵验的“乌鸦嘴”,毁掉孩子。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
皮革马利翁效应——指人的情感、观念、行事风格会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别人给的暗示,并朝着对方描述的方向去行动、发展。
也就是说,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如果对孩子表达的,都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比如鼓励、赞美、肯定、重视,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按照父母所说的,变得自信,努力,而且坚信自己就是父母描述的好样的。
如果父母对孩子说的,都是反面的、悲观消极的,比如讽刺、挖苦、嘲笑、忽视,孩子就会下意识地认为父母所说的都是对的,自己就是垃圾,就是废物,就是错误的存在,进而变得自卑自贱,彻底放弃努力。
03大多数父母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不会好好说话
父母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做父母的第一堂必修课,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尤其要管住自己的“乌鸦嘴”,不要让孩子一步一步证实自己的残酷“预言”。
作为父母,我们都爱孩子,但通常犯的最多的错误,就是不会好好说话。
★鼓励赞美@TIP
1)肯定过程,轻视结果
夸孩子不要只会说你真棒!你真厉害!这样空泛的话,孩子并不知道哪儿做的好,要把过程描述一下,肯定孩子在过程中细心、认真、爱思考等等优点,不用看重结果,很多结果并没有多大意义。
2)肯定努力,不做横向比较
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肯定付出的价值,并且不跟别人比较,而要自己跟自己做纵向比较,只要有进步,就值得表扬。
★负面情绪@TIP
1)冷处理
孩子出现负面情绪,可以暂时搁置,等孩子情绪平复后,再讨论。“你现在很激动,妈妈也不开心,我们暂时分开一小会儿,等你平静了来找我,好吗?”
2)我知道你很难过
说出孩子的感受,表达你对他的理解,他的坏情绪会较快平复。“我知道你很难过,你真的很伤心,我理解,你想哭就哭一会儿吧。”
3)你可以生气,但别乱发脾气
给孩子一个情绪发泄的出口,不要逼孩子憋回去,“你可以生气,有什么方法能让你不生气呢?你想扔东西吗?那就扔这个软垫子吧!但不要对别人乱发脾气哦,会伤害到别人的!”告诉孩子,即使生气,也不能随意伤害其他人。
4)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询问孩子的意见和看法,让他自己做出判断和处理,培养责任感和独立处事能力。
★尊重理解@TIP
1)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跟孩子说话,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不要居高临下俯视他们,用礼貌用语表达尊重和爱。
2)跟孩子道歉
父母犯错,要放下架子,跟孩子勇敢承认错误,真诚道歉,亲子关系才能保持良好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