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也没有学过高等数学的专科学生余建春破解百年数学难题的报道,近年来一直被提起,这位快递小哥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终获得成功无疑是一个极佳的励志故事。
有媒体报道,这位快递小哥余建春在做出成果后,连续8年拜访多家名校,包括北大、复旦、武大、川大和港大。即使见不到教授,他也会把手稿寄给专业人士。
遗憾的是一直被当成民科(民间科学家),无人对他的成果感兴趣,直到浙大教授蔡天新收到他的邮件后,才邀请他到浙大演示他的解题方法,最终破解了数学界百年难题。
浙大教授蔡天新成为发现人才的伯乐而备受称赞。余建春也凭此成果摇身一变成为了数学家。并受到浙江湖州市丝绸之路控股集团的邀请,成为一名数据分析师。
一位普通的大专生,还没学过高等数学,却能成为数学家,究竟是数学家的门槛太低还是这位小哥实在是天才人物?
看一下他的研究成果就大致能明白怎么回事。他的研究是发现卡迈克尔数(也被称为伪素数)的判别准则。一个数是否是卡迈克尔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有4个,这里就不详细解说了。
1939年,美国数学家J. Chernick证明了一个判断卡迈克尔数的经典方法:若(6k+1)(12k+1)和(18k+1)都是素数,则它们的乘积(6k+1)(12k+1)(18k+1)是卡迈克尔数。
余建春的公式是:n=(6k+1)(18k+1)(54k^2+12k+1)。简单说,他用一个二项式代替了一个一项式。
在听完他的讲解后,博士后陈德溢评价是想法新颖,但有些问题是初等的,可能和他没有受过常规训练有关。
余建春原本希望自己的发现能够发表论文。但即使是那位伯乐蔡天新教授,对此也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论证过程比较简短,不能作为一篇严肃的学术论文发表。但可以收录到他的书中,这可能也是它最好的归宿了。
很明显,余建春确实做了一些研究工作,也确实有一定的意义。但这个成果连发表一篇严肃的论文都不行,更不要说什么破解百年科学难题了。
真正破解了百年数学难题,不要说顶刊的论文了,就算不够资格在数学家大会上发表30分钟的报告,不可能连一个交流的邀请都拿不到吧?
余建春不是张益唐,后者是科班出身,有扎实的数学功底,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潜心研究多年后才一鸣惊人,才能证明弱版本的孪生素数猜想。成为世界顶级的数学家。
即使是张益唐,在做出了世界性的成果后,也不敢自称破解数学界百年难题。
余建春酷爱数学是事实,他对数字敏感也是事实。他在卡迈克尔数的研究上有个人的想法和进展同样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离开破解百年难题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他也不是什么数学家。过分吹嘘只能毁了他,没有任何的好处。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不是在原有公式上稍加推导(连证明都没有)就可以成为数学家的。
余建春热爱数学,潜心研究的行为确实值得鼓励,也值得学习。过分的吹捧则显得无知了。事实上,这个发现,并没有太大的学术价值。
在这点上,当初在浙大听他做演示的几位博士包括蔡天新教授的意见都相当一致。一个连一篇学术论文都不够资格的成果,有什么资格号称破解百年难题?
任何一点成果就被吹上天,都是世界领先,都是百年突破,什么时候科研变得如此容易了?求实创新,在创新之前先要求实。严谨一点,实事求是一点,不过分吹嘘,真的就这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