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迟到一年的音乐会。
2020年3月8日,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徐惟聆原计划举办“从教二十周年音乐会”,因为疫情被迫取消。错过了一个春天后,2021年的春天,这场音乐会被重新提上了日程。
3月8日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从本科生、研究生到毕业生,从一把小提琴到两把、三把甚至八把小提琴,徐惟聆将带着得意门生集体登台,带来一场别出心裁的音乐会。
“这场音乐会的完成,凝聚了1703所有人的心血。”2000年回国至今,上海音乐学院的1703教室便成了徐惟聆的教学场所,1703让徐惟聆和学生呼吸相连、命运与共,也成了师生之间独有的交流密码。
徐惟聆和学生们
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
“从一把小提琴到两把、三把、八把小提琴,最后集体来一个弦乐队,这样形式的音乐会在国内外都不多见。我们希望将艺术性做到极致,同时丰富多彩,达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盛宴。”
2月初,在徐惟聆的带领下,大家开始了高密度的集训排练,从曲目安排、舞台效果,到特殊时期的情感需求、现场观众的喜好,都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作了最大程度的努力。
其中,舒伯特《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由徐惟聆担纲独奏,旋律中洋溢着优美的青春气息;萨拉萨蒂《纳瓦拉》由柳鸣、张润崯共担小提琴二重奏,具有浓郁的西班牙舞曲风格,充满了琴弦上的竞技;黑尔默斯贝格尔《小夜曲》由李泉帅、竺玟佳、张润崯共担小提琴三重奏,上演了一出两男追一女、争风吃醋的爱情故事,每个人都变成“戏精”,都要会演戏;安德鲁·诺曼《赛车》为八把小提琴而作 ,GT赛车充满动能的速度感、碰撞感,与巴洛克时期大协奏曲的结构性和意大利未来主义艺术相结合,十分刺激……
徐惟聆是上海人,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成为“文革”后的首批大学生。1980年,徐惟聆赴美自费留学,在美13年,后来又转道香港的乐团工作7年。2000年受聘回国后,她至今活跃在演奏和教育的第一线,在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都有教职。
与此同时,徐惟聆还是多个重大国际小提琴比赛的评委。柴可夫斯基、伊丽莎白女王、梅纽因、萨拉萨蒂……这些国际大赛频频出现她的身影,频率之高鲜有人能及。
“现在的孩子表面不和你争,但主意挺多,我们那一代人很听话,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后,徐惟聆师从林耀基,成为老师自莫斯科留学归国后带的第一批学生,“那个年代的老师没机会上台演奏,教学材料也有限,都是拼命从黑胶唱片里找灵感,很多事情给不了我建议,都靠自己琢磨。”
留学后,徐惟聆辗转于不同城市,当过独奏家和乐队首席,后来又成音乐学院的教授、国际比赛的评委。在不同角色里转换身份,她游刃有余,也收获了第一线的演出经验、教学经验,可以从不同角度点拨学生,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学生的先天条件好不好、才能大不大、适不适合走音乐这一行,从一开始,她就能判断出大概,“我不可能每件事情都过问,但大方向要把握好。比如,怎么成为一个更好的艺术家,而不是技术高超的工匠;再比如,想拉好琴,先要做好人,待人处事不够格,琴拉得再好也没用。”
徐惟聆坦陈,现在的学生没那么容易带了,尤其是网络大势下,孩子们什么音乐相关的视频和音频都能搜到,因材施教的要求更高了。
“每个学生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有的人天生特别放松,一松百松,你要让他收紧一点;有的人思想很紧、很僵硬,放不开,有的人胆小、害羞,一进门就低着头,你要启发他、打开他;还有的人喜欢滔滔不绝,你要把他关起来……”
徐惟聆和学生们
年轻时的徐惟聆
1703是他们之间独有的交流密码
“徐老师担任过很多顶级小提琴比赛的评委,看过全球最高水平的小提琴演奏,所以教我们会有所期待,特别一针见血。她还有演奏家的身份,简单几句就能讲到要害,就像让我们吃了定心丸。她兼备了和小提琴有关的所有身份,不同的身份转换,也给了我们最大营养的教育。”徐惟聆的学生,如今已是上海爱乐乐团客座首席、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教师的张润崯说。
上海交响乐团乐队首席柳鸣也是徐惟聆的学生。2016年,在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上,柳鸣获得第六名,成为唯一杀入决赛的中国选手。
柳鸣之所以会参赛,也得益于徐惟聆的鼓励,“老师说,比赛就在家门口,跨出校门就能到,为什么不参加?我暗下决心,要进第二轮拉《梁祝》,毕竟是中国人嘛!没想到最后进了决赛。”
徐惟聆当时是评委,比赛规定师生不能接触,两人一个月没见面、没联络,柳鸣有压力也有委屈,直到颁奖,两人才有了眼神的交流、有了机会的说话,“见到老师的那一刻,我绷不住,一下就哭了。老师抱着我说,‘你别哭,你一哭,我也要哭了!’”
“从我和大家说话的语气、音量、措辞,到准备音乐会的曲目、节目单、排练,徐老师都会看到我的一丝丝不足,从旁提点。而成功都是在一些小细节里堆积起来的。”柳鸣还记得,刚进大学时,她的声音小、语速快、咬字也不清楚,老师便直接提醒她,身为演奏者,声音太小会让彼此的交流大打折扣,“专业我可以拿捏,但专业之外,我有很多事情经验不足,很迷茫,老师给了我很多信心。”
亚美尼亚姑娘星星曾是徐惟聆的研究生,如今已是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助理。
“徐老师花了那么多时间教我拉琴,突然从演奏转岗到行政,她从来没批评过我,我很感谢老师!”星星性格活泼,拉琴之余也喜欢参加各种活动,有一回,徐惟聆打开电视,突然在《快乐大家庭》里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学生星星吗?不久后上课,徐惟聆却发现,星星该准备的东西都没准备好,她瞬间便哭了。
“很多学生哭是因为怕被老师骂,我那次哭是因为看到她不开心、看到她难过,我很在乎老师的感受,怪自己为什么让老师这么生气?”在星星的眼里,徐老师一直都是酷酷的,永远都把学生放在自己前面,并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判断最适合他们的发展,“所以在1703,我们一朝是‘会员’,永远是‘会员’。”
1703是他们之间独有的交流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