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受访者供图
“经历过去年疫情期间的大规模线上教学实践后,我们要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学生重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自主、更有能动性,具备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素养。”又是一年两会时,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指出,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实践带来了很多启示,后疫情时代,要将线上和线下教学真正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仅学校和教师要重塑教育理念、变革教学模式,学生也需重构学习方式。
汪小帆认为,去年疫情下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线上教学实践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标志着我们从此开启“不断线”教育的新时代。同时,这也意味着,用新理念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时机到了。
在汪小帆看来,当前已具备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使各个高校间的优质课程实现开放共享的条件,有必要创新模式促进高校之间优质课程的大规模共享和学分互认。
谈及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汪小帆指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大量人才,可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支持、激励、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于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中成就事业、书写梦想。
线上教学实践启示:重塑教育理念、重构学习方式
澎湃新闻:去年全国两会,您围绕“以大规模线上教学为契机,推动教育变革”提了提案,您认为2020年以来覆盖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所有学生的在线教育实践,对教育领域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汪小帆:去年在疫情下,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线上教学,总体上较为顺利地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这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它标志着我们从此开始进入“不断线”教育的新时代。我觉得这就是它的最大影响。
澎湃新闻:就高等教育而言,您认为在去年的在线教育实践中,哪些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好的经验,哪些方面还需改进?后续在线教育实践如何助推高等教育变革?
汪小帆:尽管线上教学并非是新生事物,但对于大多数师生而言,整个学期的纯线上的授课和学习还是第一次。所以,最初我们普遍担心网络是否有保障、师生能否适应、教学效果如何保障等问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广大师生都比较快地摆脱了最初的紧张、恐慌甚至抱怨,从容甚至兴奋地投入到线上授课与学习当中。
对高校而言,去年开展的线上活动不仅仅是线上授课,还包括招生复试、毕业生论文答辩、毕业生招聘和就业指导等工作。除少数确实需要返校通过实验等方式才能完成学位论文的学生以外,大部分学生都经过努力顺利毕业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关于线上教学、沟通以及处理其他各项工作的好经验。但是,要真正将线上和线下教学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我觉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就学校而言,后续要和广大教师一起努力形成共识,要意识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不仅仅只是局限在校园内、教室里和课堂中。我们要重塑教育理念、变革教学模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和后疫情时代,真正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自然而有深度地融合。
去年两会期间我就说过,疫情终会过去,但是我们的教育再也不能简单地回到从前。
对学生而言,要重构学习方式。去年的线上教学活动极大地挑战了学生在家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能动性恰恰是这个时代非常重视和需要的能力。我们要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学生重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自主、有能动性,具备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养。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觉得用新理念进行高等教育变革的时机已经来了。
促进高校间优质课程大规模共享,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
澎湃新闻:听说您今年的提案也与高等教育改革相关,请问都涉及到高等教育改革的哪些方面?
汪小帆:有两个提案涉及高等教育改革,其中一个是关于创新模式促进高校优质课程大规模共享的。
不久前,一则关于“最强联合!北大清华互相开放本科课程”的新闻引发了很多关注和评论。其实,高校之间的课程共享、学分互认并非新生事物,但在全国范围尚未有效形成高校之间优质课程资源的大规模共享与学分互认。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空间的限制:之前学分互认的课程都是以线下授课方式为主(疫情期间转移到线上),这使得课程共享主要适合区域相近的学校之间(包括交换生)开展,并且教室的容量也限制了选课学生人数。
去年秋季学期开始,考虑到部分同学无法返校,不少高校积极探索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力求通过对教室和信息化系统的改造升级等基本实现线上线下实质等效的教学效果。
我觉得我们现在具备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使各高校间的优质课程实现共享、开放的条件。因此,我今年建议,充分发挥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的示范引领作用。入选的一流课程原则上都应尽量创造条件成为可以学分互认的开放共享课程,允许校外学生以线上方式和在教室里的学生同步上课,并在通过考核后获得相应的学分。同时,建议考虑在高水平大学和西部高校的结对帮扶中选择合适的专业和课程,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实现结对校师生之间同步上课和进行教学研讨。在教育信息化规划中统筹做好教学设施和信息化系统建设,为实现实质等效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撑。此外,也要进一步改进评价机制,鼓励更多高校和教师努力创新模式开设更多优质的开放共享课程。
另一个提案是关于面向国家需求加快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成绩显著,但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上的问题,如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缺口很大。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产教脱节、教学质量和导师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专业学位标准和行业技术能力标准等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入改革关键期,当前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也开始在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上发力。因此,我建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树立全国一盘棋的理念,在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加快推进改革落地。我的具体建议包括:选择战略性行业产业,尽快制定专业技术能力标准,以及组织统一的课程考核和证书颁发等;相关课程面向全国各高校符合基本要求的相关专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开放,学生通过考核可获颁合格证书;在相应的行业产业遴选一批“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获得合格证书的学生可优先申请参加实训;加大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改革;尽快推动落实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试点在有条件的省和直辖市下放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相应的招生计划审批权等。
支持、激励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
澎湃新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做好2021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汪小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确实备受社会关注。去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毕业生就业面临很大挑战;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多于去年,预计超过900万,加之受疫情影响留学回国就业的学生也很有可能增加,今年就业方面依然面临着很大挑战。
今年我们还是要做到促就业的举措“应出尽出”,拓岗位的办法“能用尽用”。我国很多与就业相关的部门都已行动起来了,积极出台政策方案鼓励、引导、支持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基层就业以及创新创业等。
这里我想强调一点,我国脱贫攻坚刚刚取得全面胜利,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支持、激励、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于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中成就事业、书写梦想。
对高校来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依然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上海大学,我们一直说要努力打好三张“精准牌”。第一张是学校层面顶层设计的“系统布局牌”,就是整个学校要全校一盘棋,合力把就业工作做好。第二张是校院两级联动的“责任清单牌”,就是要一院一策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第三张是分层分类指导的“爱生如子牌”,针对学生不同的就业倾向、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个性化地做好就业辅导工作。
从长远来看,我们要持续做好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工作。高校需要把就业工作作为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来系统谋划,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