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莲妈妈,原创内容
怀孕后的女性,会被全家人当成“重点保护对象”来看待,甚至到了“一动不动”的地步。但对于那些平时有运动习惯的孕妈来说,一动不动可不行,相对于其他运动,散步显得十分平缓,更加受到孕妇的欢迎。
孕妇在孕期散步的好处
1)改善胎盘的供血量
孕期经常散步,可以改善胎盘的供血量,有利于孕妇和胎儿健康。
2)强身健体
孕妇在散步的时候,适当的时间和频率,可以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的效果。
3)促进胎儿大脑发育
孕妇在外面散步的时候,呼吸的氧气是平时室内的2-3倍,妈妈吸入的氧气经过脐带传递给胎儿,能刺激胎儿大脑细胞的活动。
同时,运动功能帮助大脑释放有益物质,通过血液进入到胎儿体内,对胎宝宝的大脑发育极为有利。
4)愉悦心情
孕妇在散步的过程中,心情会极度愉快,起到松弛神经、消除大脑疲劳的作用。
5)防止缺钙
孕妇在散步的过程中,可以接收到来自阳光的更多照射,促进维生素D合成钙质,防止孕妇发生缺钙。
孕期散步并没有那么简单
晓庆怀孕后,听医生说了散步的好处,也为了以后更好的分娩,经常去楼下散步遛弯。
这天,晓庆吃完晚饭就和老公和往常一样下楼散步,可让两个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散步还不到半个小时,小庆的腹部就开始疼痛起来,吓得丈夫赶紧打了一辆车就把晓庆送进了医院。
经过医生的检查,才发现晓庆是晚饭吃得过饱,导致胎儿受到了挤压,而又加上散步的速度有些快,造成挤压胎儿程度加剧,影响到了胎儿的供氧,所以才会出现腹痛的现象。
看来,孕期散步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简单,不恰当的散步,反而影响到胎儿的健康。
孕妇在散步的时候要注意避开这三个时间段
1. 孕早期不要过度劳累
女性在刚怀孕的前三个月最好不要过度运动,刚刚怀孕的时候,女性子宫内的受精卵刚刚着床不长时间,状态还不太稳定,这个时候需要安静休息,里面受精卵脱落。
所以这个时候,孕妈还是要以“静”为主,否则很可能会导致孕早期的流产。
2. 吃饭后半个小时内不宜散步
孕期散步最好是过了前三个月,很多孕妈为了更好地消化,喜欢在饭后散步,但这样的做法却是不太适合孕妇的。
由于胎儿渐渐长大,子宫也因此愈发膨胀,会直接导致孕妇体内形成一个比较拥挤的状态,像胃部和肺部都会受到挤压。
而饭后立即去运动,膨胀的胃部会对下部的子宫造成压迫,很容易影响到胎儿,建议在饭后半个小时,等待食物消化消化,再出门散步也不迟。
3. 空气不好时不宜散步
如果当天的空气不好,或者人员比较嘈杂,也不建议出门散步,这样也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
最佳的散步时间和频率
一般情况下,从怀孕16周就可以开始散步了,一天中,上午的10点和下午的2点是腹部状态最稳定的时候,孕妈可以选择这个时间段散步。
一周之内,可以散步3-5日,每天散步30分钟左右,是比较有利于孕妇和胎儿健康的,当然,孕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实际情况来自行调节。
散步的姿势也比较重要,正确的散步姿势是展开胸部,看着前方走路,步伐不要迈得过大,也不要低着头散步,这样会增加颈部和肩部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