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不少家长又要为孩子交各种费用了,这时候骗子盯上了学校的班级群。
骗子混入班级群,冒充班主任收取费用,是最近一种高发的骗局,全国多地已有多名家长被骗。
骗子冒充班主任QQ头像、昵称潜入家长QQ群,以交纳补习费、书本费等各种名义,在群里发起收款,实施诈骗。
西安警方介绍,冒充老师骗家长,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先广撒网,搜索QQ群。犯罪嫌疑人利用当前QQ群的使用特点,通过群名搜到班级群后,就设法蒙混过关加入该群。为了能顺利行骗,骗子甚至会操纵两个或更多QQ号同时进入该群,为“唱双簧”作准备。
第二,在群里观察聊天的信息,看哪些是班主任,哪些是家长,然后老师上课的时候伺机把这个头像换成老师或班主任头像。
第三,在群里发布一些收取一定费用的有关信息,来骗其他的家长进行转款。同时还有一些他的小号,在群里假装扮一些家长进行呼应来转钱。
作案时间以白天工作时间段居多。此时,家长们通常忙于工作,对于班级群内的消息来不及多方核实;老师们也正处于网课或教研中,无暇顾及班级群内的信息。
作案途径为班级QQ群、微信群等,以QQ群居多。一方面,为方便管理及资料分享,目前学校班级群使用QQ多于微信。且QQ群实时在线人数不多,不便于家长之间互相提醒;另一方面,QQ有群名搜索功能,骗子可获取海量班级群作为诈骗目标。收款方式为支付宝、微信、红包等。
警方预判,此类案件短期内仍将高发。9月3日,西安网警提醒说,针对这类案件的特点,建议老师和家长们尽快做到三点:第一,迅速核查班级QQ、微信群成员身份,清除可疑人员。第二,各班级群应尽快建立严格的入群审核机制。第三,家长务必要存有班主任的电话号码,并在心中默念十遍:凡是要缴费的,先打个电话确认。
如果被骗,要及时拨打当地110报警,并提供诈骗嫌疑人社交工具号、账户号、手机号等信息,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利于警方及时侦破案件。
华商报记者 卿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