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周多,
孩子们调整好学习状态了吗?
不少家长、老师反映,
孩子患上了“开学综合征”。
快来看看,
他们是否遇到了这些问题?
如果孩子有以上表现,
家长和老师可要引起重视啦!
小编提醒大家,
开学初期是孩子们
找回学习状态最关键的时期。
松松垮垮地起跑,
将会拉开孩子之间的差距!
家长、老师和孩子该怎样做?
一起来看这份攻略吧~
家长,
用耐心调整孩子的学习状态
我们与其抱怨孩子,
不如一起动动脑筋,帮助孩子。
改变孩子,
先改变自己!
1
多一点精心
家庭是土壤,孩子是我们播下的种子。种子需要我们精心地种植、施肥、除草、打药、收割。所以,我们应亲力亲为地培育,小心翼翼地陪伴,全情投入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中。
当然,我们也不能揠苗助长,必须学习、观察,了解“种子”生长的规律,避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害了孩子而不自知。
2
多一点决心
做家长的,针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要大刀阔斧,“狠心”一点,该定规则的定规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3
多一点恒心
静心审视自己的孩子:他到底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他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分析后再制定逆袭方案,多一点恒心,请相信:您的孩子有您的呵护,就会有奇迹!
老师,
帮学生养成这4个习惯
新学期最重要的事情,
不是忙着上课赶进度,
而是先规范好学生的行为习惯。
老师如果能让学生
在新学期养成以下4个好习惯,
接下来一定会更加省心。
1
认真听讲、不插嘴的习惯
老师在上课时,要关注学生的听讲状态,给学生事先立好不插嘴、不接嘴、不讨论的规矩。立规矩,是教育的底线。
老师来上课后,首先要给学生立好规矩:
◆老师讲话时必须坐端正、抬起头,眼睛平视讲台,认真听讲,不走神;
◆不插嘴、不讨论,若有疑问,可以等老师讲完以后,举手示意后方可提问;
◆老师讲话时、同学起立提问时,不可以接嘴,也不可以在下面说话、讨论,要保持教室内安静有序,这是对老师和同学最基本的尊重。
2
入室即静,入座即学的习惯
正式上课前的时间段,如果利用好了,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在这些时间段,保持校园安静有序,营造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靠老师的督导和组织,而且可以通过培养班委干部完成。
在老师的精力顾不上随时守班的情况下,可以实行班委干部轮值制,选用有威望的班委干部,严格管理上课前的时间段,落实好“入室即静、入座即学”的班规。
3
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卫生,是学校和班集体的脸面,地没扫干净,就是脸没洗干净。为了规范学生的卫生习惯,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让学生自备垃圾口袋,平时产生的纸屑等垃圾,先入袋,再入桶;
◆实行清洁卫生值守制,可安排值日生课间巡查教室、公区,捡拾垃圾,并将垃圾较多的区域做好记录;
◆劳动小组每天放学打扫卫生时,对垃圾较多的区域做好记录;
◆每日或每周进行一次卫生评比,对记录在案的产生垃圾过多、乱丢乱扔现象严重的个人和小组,实行清洁卫生问责制。
4
主动交作业,不拖沓的习惯
提高收作业、交作业的效率,老师可以用这些办法:
◆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委任小组长、副组长;
◆在班上宣布一项规定:全班同学每天早上进教室后,必须立即将前一天的作业主动交到小组长的桌子上,不得迟交、拖延,以早读上课铃响为期限;
◆凡是借口称作业放在家忘带的,一律按未完成作业处理;
◆小组长到班后,清点、整理好本组的作业,交科代表处,并将未交、迟交的情况反馈给科代表;
◆科代表收齐各组作业后,再次清理、核对份数,看是否与各小组长反馈的情况一致,如有误,应向老师汇报;
◆作业未交的,小组长或科代表不作为、履职不当、知情不报的,要追责。
孩子,
不要心急,逐步养成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
就像学走路,
一步一个脚印走稳走扎实,
未来的路才能走得更加稳健。
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
孩子们可以逐步渐进
养成好习惯。
1
耐心发动,逐渐加速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第一步就要说到做到,坚定不移。
◆计划每天要记10个英语单词,就一天不落地去记;
◆意识到了不良学习习惯的危害,就自动自觉地克服;
◆制订了学习计划,就定时定量地去完成。
2
控制时空,学会约束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应从控制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时间上,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寝,都安排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内容,不让一日虚度,不让一时空耗。
在空间上,在日常学习的空间内少放置与学习无关的事物,比如游戏机、电脑、手机……
3
偶有偏离,及时调整
学生自制力比较差,在习惯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从而“跟着感觉走”。
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对的小路就踩出来了。
新学期,
老师、学生和家长
又开始了一场新的马拉松。
教育无小事,
调整孩子的心理状态、
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最重要的还是细节。
孩子的成长路上,
我们一起加油!
来源:广东教育传媒综合
end
声明:“教育科学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创作者所有,本站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为了不让您最关心的内容被湮没
防止我们一不小心失散
快把“教育科学站”设置为星标吧★
只需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