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奖人数打破以往只有100人的常规,破例为101位乡村教师颁奖。
原来,其中一个奖项并非颁给个人,而是一对夫妻。这多出来的“1”背后是这对夫妻留守孤村22年的艰辛和伟大。
山沟沟里的代课夫妻
《阿甘正传》里说过: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尝到哪种滋味。对于杨昌强来说,他的人生巧克力似乎都是黄连馅儿的,挑中哪块都苦得令人难以下咽。
杨昌强出生在湖南一个穷苦的小乡村,六岁时,父亲被毒蛇咬伤右腿,因为当时经济困窘和医疗条件差,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长年卧病在床。几年后,母亲患病,被村里赤脚医生一针青霉素夺去了性命。
母亲去世,父亲丧失劳动能力,家里实在无法负担三个大男孩的生活。为了生存,杨昌强的两个哥哥先后被送走。原本的五口之家如今只剩下杨昌强和瘫痪的父亲相依为命。
虽然命运狠狠地打了这个十几岁少年一巴掌,但是他不甘心,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人定胜天。就这样,杨昌强一边照顾病榻上的父亲,一边发愤图强。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1988年,经过十年寒窗苦读,杨昌强通过了高考预考,获得一所师范学校的保送名额。但是,命运仿佛在和杨昌强开玩笑。在他准备预考面试时,一场三天三夜的暴雨残忍地打碎了他的大学梦。
暴雨冲断了出村的道路,杨昌强无法趟过暴涨的洪水前往县城参加面试。就这样,杨昌强失去了这个宝贵的机会。这件事带给他无比沉重的打击,后来杨昌强又参加了两年高考,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1990年,家里实在无法负担杨昌强继续学习的费用了,他只好放弃大学梦外出打工。一日家乡呈田村小学的老校长找到杨昌强,希望他能加入村小教师行列。
原来这年呈田村小学师资流失十分严重,开学在即却只剩下一名本地老师。杨昌强作为当时村子唯一一名高中毕业生,是村小教师的不二人选。
杨昌强从小就有一个教师梦,在3次师范大学梦碎之后,他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站上教书育人的讲台。
虽然没有正式编制,只是乡村小学一名代课教师,但杨昌强已经很满足了。没想到两年前的暴雨改变了杨昌强的命运,也改变了周围村子留守儿童的命运。
几年后,杨昌强因为工作原因认识了一位邻县的姑娘,那就是他后来的妻子罗荷珍。
罗荷珍曾经也经历过高考落榜,这让她对这个沉默寡言的青年多了一份注意。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罗荷珍渐渐倾心于这位腼腆的乡村教师。
罗荷珍家境比杨昌强家好不少,其父母为女儿置办了一块地皮,准备让小两口结婚后搬到镇上开个小诊所或做点生意。
可是让杨昌强离开自己的学生和讲台,这让他很是痛苦。罗荷珍看出了丈夫的矛盾和纠结,再三思量后,决定遵从丈夫的理想。俩人结婚后,罗荷珍把地皮卖了,义无反顾跟随丈夫回到了他的家乡。
由于呈田村小学师资十分匮乏,老校长来找罗荷珍,希望她也能来村小教书。在丈夫的支持下,罗荷珍后来也加入了乡村代课教师行列。没想到,这对夫妻在这所偏僻的孤村小学一呆,就是22年。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杨罗夫妻二人任教的呈田村小学是位于武陵山谷腹地的一所小学,十分偏僻,距离最近的乡镇也是要走上20多公里。早先学校没有宿舍,杨罗二人每日都要在学校和家之间徒步往返6公里。
在下雨天,为了安全起见,夫妻二人经常会接送孩子们上下课。杨昌强眼睛不好,经常由罗荷珍拿着镰刀在前方披荆斩棘开路,杨昌强抱着,背着,牵着孩子们“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22年间,杨昌强和罗荷珍靠着十几双解放鞋和几把镰刀为孩子们开出了一条通往知识的道路。
早年学校条件十分艰苦,没有通水管。夏天时杨昌强为了解决学生在校饮水问题,他每天早早到校去挑水,挑上满满一缸供学生饮用。
冬天时,学校没有暖气,杨昌强便去砍柴回来生火,让学生取暖,同时替学生们烤干被雨水、河水打湿的衣服。
学校里年龄小的学生不会自己吃饭,罗荷珍就牺牲掉自己的午休时间一个个喂他们。一些长头发的留守女童由于没有人料理,头发经常会长虱子,罗荷珍便到镇上买回灭虱药替女童理头发。
小孩子难免有点小病小痛,而学校附近没有任何诊所,从医科学院毕业的罗荷珍便在学校筹办了一间小小的医护室,为孩子们解决一些健康问题。她温柔呵护每一个学生,就像是学生们慈祥的妈妈。
学校的教具十分匮乏,这让杨罗夫妻二人十分发愁。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他们就地取材,用石子和芦苇杆来教学生算数。
那些自制教具中,最特别的是杨昌强发明的“橘子地球仪”。为了让学生们听得懂地理课,杨昌强想到在橘子上斜插一根筷子充当地球仪。就是这个简陋的“橘子地球仪”打开了深山孩子想象世界的第一扇窗口。
“要好好读书,去看外面的世界”,这是杨昌强和罗荷珍最常对学生们说的话。没有走出深山奔往广阔的世界是杨罗二人的遗憾,他们希望下一代能替他们完成梦想。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二十几年间,他们教育了近千名学生,有本村的,也有邻村的。其中大中专毕业生58名,研究生6名,留学博士1名。走出去的学生有当教师的,也有当医生的,还有当了大学教授的。
“我们村都成为远近驰名的秀才村了!”杨昌强高兴地说道。
作为从呈田村小学走出去的唯一一名大学教授的徐朝和,回忆起母校时他说那时学校需要的课本、练习册、取暖的煤球等等都是杨罗两位老师一步一步从外面背进山里的。
他还谈起那个“橘子地球仪”,这是他无论走多远都无法忘怀的“地球仪”。
二十多年,呈田村小学里的教师来来去去,只有杨昌强和罗荷珍夫妻始终坚守。这方寸讲台留下了他们的青春和汗水,却滋养了无数走出大山的孩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杨昌强和罗荷珍二人上有老下有小,他们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生存问题。夫妻俩二十几年来都是代课教师,没有编制,工资微薄。
随着时代的发展,村里经济越来越好了,许多人都住进了水泥房,还有一些人建起了漂亮的小洋楼。而杨罗二人却还住在祖辈留下的小土屋里。
不是没有想过离开学校。1994年,杨昌强第四次参加高考时,终于考上一所专科。
但是学费太高,杨昌强第一次有了想离开学校外出务工的念头,只是每当他看着讲台下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总无法狠心离开。“代课老师就代课老师吧,我就认了”,杨昌强说道。
也不是没有想过向生活妥协。家里的孩子长大了,父母也老了,需要用到钱的地方越来越多。
由于丈夫眼睛不好,罗荷珍想过跟着其他年轻人出去打工解决生计问题。只是她想起自己走了谁喂孩子吃饭,谁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在前面开路,又会有谁帮孩子们看病监督他们吃药?最后夫妻俩谁也没走成。
代课老师只能拿九个月的工资,寒暑假是没有任何补贴的。为了维持生计,杨罗夫妻二人会在课后以及寒暑假当稻客替别人收割庄稼,或是去摸虾米、割菖蒲补贴家用。
后来,杨昌强会在寒暑假外出,去一些建筑工地或是搬运公司工作,两个月下来,能有好几千,相当于一个学期的工资了。有人劝他别再回去教书,在外面赚钱比教书好多了,但是他都一一拒绝了。
在18年“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采访中,对于为何这么苦却依然坚持的问题,杨昌强说我看着一批批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走我未曾走过的地方,虽然我苦点累点但我觉得收获更多,很有成就感。
寥寥几句简朴话语,却让人无比感动。这个不知何时就要被取消的代课教师之位对杨昌强来说,已经不仅仅只是份职业,那早就已经成为了他的信仰。
对于自己,杨昌强无怨无悔,但是对于妻子,他却深怀愧疚。杨昌强在台上说自从结婚后,没有给妻子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更不用说化妆品之类,实在对不住妻子。
对此罗荷珍回应:“没关系,我选择了你就是选择了你的一切,包括你的事业”。这对乡村教师伉俪相知,相守,共同为乡村教育事业奋斗的品格,让现场响起了久久不息的掌声。
在这之前,这对留守乡村22年的代课夫妻事迹也受到了多方关注。15年,在公益组织的帮助下,呈田村小学建了新的校舍,大大改善了孩子们的学习环境。
在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之后,杨罗夫妻二人得到了更多的培训机会,让他们能学习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对此杨昌强十分感激,他说这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努力,而是千千万的爱心人士一起在努力,这让他更有信心走下去!
像杨罗夫妻二人这样的乡村代课教师还有很多,像呈田村小学里那些留守儿童也还有很多。
再此,笔者呼吁大家多多关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那些坚守乡村的教师不再为生计烦恼,让那些留守孩子不再痛失教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