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彩斌:寻找美好教育的密码

在杭州市上城区,有一条名为“锅子弄”的狭窄弄堂,保留着老底子的老城气息。巷子两端展现截然不同的画面。巷子口是车水马龙的闹市街区,连接城市主干道建国路;巷尾坐落着一所民国风情的小学校园,这是杭州市时代小学的所在地。

每天,作为时代小学校长,唐彩斌都会站在巷子口迎接孩子们,这班岗他已经站了5年。他愿做马路边的小校长,一方面是安全的考虑,需要确保学生安全入校,一方面,这是和家长联络的窗口,是表达校方开放办学的姿态。“很多时候,和家长打个招呼,他们的需求和遇到的问题,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到。”

在小细节上下大功夫。在唐彩斌看来,对细节的关注会在时间作用下,显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做教育,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需要慢慢来。

这与他过去的工作经历有关。在担任时代小学校长前,唐彩斌先后担任了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新思维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上城教育学院副院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数学教学研究是他的工作重心,也让他有更多的教学研究体悟,“只有针对某个教学点不断深入研究,才可能有一点点的发言权。只有深入才有创新。”2014年,他被评为浙江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按理,他会在数学教育研究的道路上走下去。但2015年7月,一纸调任,唐彩斌重回学校一线,担任了时代小学校长。角色的变化促使他用更广博的角度思考教育。他意识到,要从学科思维转向学生思维、学校思维。

带着学者的思考、研究的心态做教育办学校,或许是这位学者型校长的独特之处。他用自己的方式,埋头实干,不断求解,与校园里的每一个人一起努力,寻找美好教育的密码。

学得扎实,玩出名堂

水榭亭台,青墙红瓦,走进时代小学,宛若置身江南园林。蕙兰楼、建一楼、天长楼、惠德堂和馨艺阁5幢教学楼,一个楼名一段历史,积淀着各自的故事,在巷子里静静矗立。

时代小学置于闹市,却有难得的静谧。换句话说,是一个能够让人静心读书的地方。这一点唐彩斌很认同,他一直说,时代小学有古树古楼古井,特别适合学习,特别适合创新。

5年前的夏天,唐彩斌调任时代小学校长,沉下心来,开始了一次自我突破——从偏向理论的中观研究,转到具体微观的教学实践。从学科思维转到学生思维和学校思维。

这样的转变需要远见、勇气和耐力。以往20余年的教育工作经历告诉他,做教育需要时间打磨。学生的培育、学校的提升,都需要循序渐进地展开。

唐彩斌到时代小学的那年,正值全国新一轮启动课程改革,学校作为杭州市课程改革试点校,承担了杭州市教育科研重大课题,致力于“构建素养本位的时代课程3.0”的实践研究。以此为契机,唐彩斌和学校团队一起,稳步推出时代课程3.0。

2015年课程改革之初,学校约定了基本原则,被称为“时代课改新五条”。第一,课改的性质是“深化”,不是“重建”。第二,指导思想是“选择”,不是“统一”。第三,内容导向是“整合”,不是“增加”。第四,实施方式是“渐进”,不是“运动”。这几条,也成了浙江省课程改革学校方案的参考样例。

唐彩斌认为,校本化的实施需要顺应本校教师的工作实际,校本化的表达也应生长于原有的话语体系中。他去学校工作的第一条自我建议是:不要想法太多,还是要贴近实际。

他深知,每一位老师都是学校层面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表达的参与者。在时代小学,学校层面的工作不是自上而下的布置,而是通过“头脑风暴”“集体会商”“问卷星调查”,将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生素养凝聚、提炼。最终把学校层面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为:身心健康、品德优良、学得扎实、玩出名堂。

“学得扎实,玩出名堂”是时代小学创办之初就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也是学校20年历任校长不断坚持、逐步完善的小学育人理想样式。学校探索素养本位的课程体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时代的日常课程中。时代小学还特意开设出两个半天,形成了三色课表,让最重要的素养落实在最日常的课程与课堂。

基础性课程是指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由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艺术等课程组成,占时代课程比例为85%。拓展性课程包括体艺特长类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类拓展课程。体艺特长类课程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参加,除校内资源,还有丰富的外聘资源,如爱乐打击乐团、小魔坊合唱团、啦啦操冠军课程等。实践类拓展课程包括“走遍杭城”、节日课程、经典活动及“四季课程”等。

以“四季课程”为例,此课程致力于学生跨学科的问题解决、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养成,时代小学从一年四季大自然中最熟悉的植物和自然现象中选取部分主题,让全校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点进行选择,确定主题后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项目学习。

在“秋天的叶”主题活动中,孩子们研究了“铺满学校的操场需要多少落叶”“你能测量叶子周长、面积吗”“一口气能吹多少片树叶”“落叶可以拼出怎样的图形”“哪些落叶可以吃”等55个项目,还在校园里分年级举办研究成果发布会……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着孩子心中“科学的种子”,让学生体会到成长的欢乐。

老城区的小学校,空间总是受限。面对困境,唐彩斌认为,决定育人的不应该是占地面积,而是立体的时空。学校创造性地进行育人时空的开放与融合,为学生的学玩提供了多样的组合,让学玩内容与方式变得丰富多样,更为学玩相融提供了可能。立足小学校,也能办出大教育。

在课程改革的这些年,唐彩斌和老师们尝到了改革的甜头——老师和学生没有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做无意义的事,没有觉得是负担,更是充满期待。

亲历其中的老师们常常深思:让小学生经历这样的课程意义到底是什么?首先是选择。“小时候选择课程,长大了选择人生”,丰富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只有选择了,才能慢慢养成选择的习惯;只有选择过了,才会形成选择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是专注。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洋溢着喧嚣和浮躁,人们已经很少有耐心持续专注于一件事了。在四季课程的实践中,学生选择一个小小的问题,就能思考研究很长一段时间,正是培养一种深度学习的习惯。

最重要是保持好奇。在《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中描述了“理想的学习”样子,不应是让孩子们丧失最初的好奇,而是不断创造出让人感到困惑和好奇的新领域。孩子走进校园的时候原本是充满好奇的。唐彩斌时常反问自己:我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使得孩子们对学习产生了厌倦?那份珍贵的好奇是在什么时候悄悄丢失的?

在唐彩斌看来,课改的内容和形式不是最重要的,育人实践是否成功,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有没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否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从近五年持续的跟踪调查看,学生的成长确实更快乐了。“2019学年学生幸福度调查”显示,93.99%的学生表示上学是一件开心的事;92.5%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合理,学习比较轻松;99%以上的学生喜欢新学习方式。学业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学生学得好也不是办学质量的全部。

就在采访前不久,时代小学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学得扎实,玩出名堂”,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时代样式》课题获得了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基础教育领域四年一届含金量最高的奖项。上一届时代小学《大数据时代小学数学精准学教评的整体优化方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从数学课程单个学科到学校办学综合成果,选题的变化也印证了唐彩斌教育思维的转变。

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

1966年,在教育界,科尔曼发表了一篇报告,让人们意识到,学校并没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天的学校,是否今非昔比?

学校应该是一个孩子想来的地方,是一个老师愉快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大家庭。有一位时代小学毕业生曾说,她每次来上学的路上,靠近学校了就觉得空气都特别清新。唐彩斌很在乎孩子的感受,他教育的理想,是让孩子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

首先,这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家。20年前,唐彩斌曾是金华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有一位金华的校长朋友夏美丝,为方便与孩子交流,她在所在学校设立了“悄悄话信箱”和“金点子信箱”,这“两个信箱”的课程成为浙江省德育精品课程。2011年,唐彩斌在英国留学半年,也感受到当地学校校长对孩子的尊重和倾听。

这些见闻让他领悟到,只有从小播下“民主”的种子,长大了才会拥有民主的意识。于是,在时代小学的开学典礼上,唐彩斌宣布开设一个“校长信箱”。但到底学生会不会往信箱里投信,到底有没有一些话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对校长说,他并没有把握。

事后证明,孩子们的确需要一个渠道和校长交流,发出自己的声音。几年下来,小信箱收到了很多同学的信,孩子们的很多建议具有建设性。

有孩子反映教师办公室门牌上的英语翻译“Teacher’s office”不合理,应该改为“Teachers’ office”,因为学生的建议学校就将所有门牌更换;有学生反映用了很多年的“亲情联系册”在内页的页眉上却写着“亲情练习册”;也有反映送饭公司经常把汤倒出来的,后来经过家委会的商议,综合各种因素,送饭公司真的换了……

当然,在时代小学,校长的信箱,只是学校民主管理的一个补充。大量的管理工作,通过年级组、学科组和班级,让学生参与到民主的管理中。“我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和意见,只有这样,走上社会的学生,才能成为会独立思考、有主见的人。”唐彩斌说。

时代小学还是一个亲情有爱的家。亲情教育是学校历来的传统。记得有一次,午间的水果是一个橘子,有一位小女生手握橘子,看着别人在吃,自己就是不吃。唐彩斌刚好路过,问她:“你为什么不吃橘子啊。”小女孩说:“我要带回去给我奶奶吃,我奶奶最喜欢吃这种橘子了。”

就在这个学期,有一个外婆跟唐彩斌说,前阵子没有来送孩子上学,是因为腰扭坏了,几日都是卧床休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小外甥端着一盆水来到她床前,说:“外婆,我看你好几天没有洗脚了,我帮你洗洗脚吧。”这纯粹发自孩子的真心,外婆说的时候都眼眶湿润了。尽管后来外婆说,小孩子不懂洗脚水的温度,偏凉了一些,但是心里是暖的。

还有校园里的同学情。有一次,一位家长感慨,她说最让她感动的是发生在一个下雨的傍晚,前面一位低年级同学没有带伞,正冒雨走出校园,后面一位不是同班的大哥哥,快步上前做了一个动作,就是把低年级同学的帽子翻了上去,家长告诉唐彩斌,这是她这一年来最感动的场景。

每当清晨,只要在学校,唐彩斌和学校的行政团队都很乐意参加护童队,在校门口或马路边,迎接孩子们进校,看着他们与爸妈们告别,结伴走进校园,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在唐彩斌看来,学校从某种程度也是一个家,上学对学生来说就是从一个家走向另一个家,两个家同样充满温暖和爱。

每年六一节,时代小学有一个传统,学校行政都会准备好礼物和糖果在校门口迎接每个孩子,这是时代的惯例。可去年却有个六年级的孩子给校长信箱写信,说自己“六一不快乐,甚至有被抛弃的感觉”,字里行间透着对学校的不舍和对六一节当天不能收到礼物和糖果的难过。原来,这个孩子当时即将毕业,每天早上因爸妈上班的原因,他到校特别早,看不到学校的老师,他就已经进班级了。所以写信希望校方能够照顾到他。得知这个消息,唐彩斌那天特别早到校,早早地拿着礼物守在校门口,只为满足孩子的小小愿望,一个都不落下。

在今年的教师节,有一个学生自制一张贺卡,给唐彩斌颁了一个特殊奖项——风雨无阻奖,以感谢他每天清晨在巷子口的守护。唐彩斌将这张证书悉心收藏起来,“这是我今年教师节收到的最重要最有意义的奖励。”

从学科人到教育人

教育家于漪曾说,育人先育己,我一辈子走的是同学生一起成长的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首先教育自己成为一个堂堂正正,表里如一的人。做一个能和学生知心交心的老师。

唐彩斌也把“真诚”作为领导力的要素。担任校长以来,唐彩斌坚持每学期都给家长写一封信,每年毕业典礼致一次毕业辞,好多次都被热心的家长和媒体记者通过网络传播,引来大家的“围观”和“好评”,可到底好在哪里呢?有好友评价说,贵在真诚。

如果现在问唐彩斌,在诸多从事过的教育岗位中,最有成就感的是什么?他一定会回答“校长”。北京实验二小原校长李烈曾对他说,“做学科研究,从某种角度说,是成就了自己。但做校长,是成就他人,要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老师的成长,需要更大的胸怀和格局。”他深以为然。

在唐彩斌的校长日程中,他需要每天7点左右到校,在完成护童岗后,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务。从沿街交通的协调到防疫的检查,从学科工作的梳理到新学校的建设,都在他的工作职责之中。

如今,杭州钱学森学校的建立,也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时代小学坐落在钱学森故居旁,近年来,在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的指导帮助下,时代小学设立了“钱学森班”,旨在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奠定基础。在一次学校活动中,钱永刚教授出于对家乡的情意和对学校团队的信任,给了时代领办一所新学校,以钱学森来命名的机遇。

作为杭州市钱学森学校的领办单位,时代小学和建兰中学合作成立了专门的筹建团队。钱学森纪念馆、天象馆、校史馆、学森科技楼、蒋英艺术楼、校园文化设计……最近这段时间,校园建设进入了加速期。确保2021年9月开学,是献给钱学森诞辰110周年最好的礼物。

时间是被挤出来的。作为特级教师,唐彩斌没有放下学科研究的工作,组织团队,带好工作室,填满了他校长之外的生活。

9月底,唐彩斌去了一趟北京,这是他疫情之后第一次出差,为的是参加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会议。作为一线校长和特级教师代表,有机会参加国家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在他看来是一个光荣的任务。“国家课程标准10年修订一次。到2021年就要颁布新的课程标准,虽然一年前开始启动修订,但后面还要给广泛征求意见留下时间,所以当前的任务很艰巨。”

在唐彩斌的办公室里,关于教学研究的书籍填满了书柜,记录了他的教育之路。其中有一些,是他寻走各国,收集的不同数学教材,包括英国、美国、新加坡、韩国、日本、芬兰等等。最近,他收到了一套俄罗斯的数学教材,非常欣喜,看了又看。从教25年,他先后在多国学习和考察,让他能够在国际化的视野下,思考学科建设和教育问题。

书柜里,他留出了一层,摆放自己的作品。其中一些与数学教育有关,例如《怎样教好数学——小学数学名家访谈录》《与能力为重的小学数学》;一些与时代小学的课改有关,例如《弄堂里的小学校》《素养本位的时代课程》;还有一些,是他关于学生数学阅读的书籍。5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为孩子们写数学科普书,出版了《数学在哪里》,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还输出澳门变成繁体字版,数字版权还输出到了美国。今年开学不久,又出版了姊妹篇《奇妙的数学在这里》,他把数学知识通过科普的方式,传递给同学们。

今年,他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生,师从著名的数学教育专家徐斌艳教授。在不惑之年重新走进大学校园,绝非功利之心驱使,而是源自自我提升的自驱力。

他一直很庆幸有很多的学习机会,除了向身边的张天孝、朱乐平等特级教师学习,现在还参加了北师大教育部小学校长第十二期高级研究班的学习,“学习就是找一个机会逼一下自己。现在的知识可能是点状的,需要系统梳理。经验可能是不可靠的,需要科学论证。学习有压力,但更多的是愉悦。努力做好能够胜任的事情,就是幸福的。”

做教育、办学校的最终理想是什么?他说,“办一所学校,要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老师幸福地工作,让家长感到满意。今日时代少年,明日成为祖国栋梁。这是一位教育者应有的初心和使命”。

(文章来源:杭商传媒)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