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竞赛是没有最强只有更强;我国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两者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因此对我国的孩子来说,奥数这个本来应该是小众化的竞赛化冷门项目,却成为了一项非常普及的教育内容。
而针对这一情况,中科院院士袁亚湘在谈到奥数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建议大部分的孩子学奥数,关于自己为什么不建议大多数孩子学,袁亚湘院士提出了三点原因。
一、奥数对天赋要求比较高
首先奥林匹克数学本质上是一种竞赛,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题,也就是说奥数其实就是一种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的一种行为。
如果孩子对奥数本身没有非常强的天赋,那么在这种竞争中是完全不占优势的,而奥数不管是从孩子长远发展来说还是从短期利益来讲,如果无法取得成绩,都没有太大学习的价值。
二、过分的学习破坏学习兴趣
人总是会对自己可以做成的事情有信心,对做了很多次都搞不定的事情充满沮丧,最后完全失去希望。而奥数恰恰是一个非常容易让人产生沮丧感的东西:奥数的学习思路不同于一般的学习内容,甚至也不同于普通的数学,不是靠努力和逻辑能力而是要在数字方面有着独特的敏感性和直觉,很多时候往往天赋大于努力。
奥数的学习不像跑步哪怕有困难跟不上,咬咬牙挺过去就完事儿了。孩子也许可以通过给自己打鸡血的方式来战胜困难,但孩子终究只是未成年人,长时间的自我激励和家长的监督,后只会让孩子对奥数的学习充满挫败感,最后完全对数学和正常的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如果孩子没有学习奥数的兴趣,就没必要强逼着孩子学习。
三、奥数本身对数学的提升并不大
最后袁亚湘院士地指出:奥数其实对数学学习本身的提升并不大,数学学习是依靠基本的定理、原理衍生出的逻辑进行的,而奥数则是以技巧和直觉为主,对于数学“正统”来说,奥数只不过是一些奇奇怪怪的技巧,哪怕不学奥数也丝毫不耽误孩子数学成绩优秀。
当然我们也知道奥数的学习与否,有的时候并不完全取决于家长和孩子的意愿,在很多情况下,别的孩子学奥数升学加分,自家孩子不学就是一种吃亏,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经常哪怕再不愿意也要向现实低头,强逼着孩子学奥数。
所以关于孩子要不要学奥数这件事情,家长们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为好。
如果说选奥数是一个必选项,会严重地影响到孩子的升学,那么就只能选择学;
如果孩子本身就对攻克难关解答奥数问题有兴趣,不需要家长监管就会主动地向奥数发起挑战,那这样的孩子就是很典型的对数学有天赋的孩子,不但鼓励学,还应该在孩子的数学方面着重努力,争取将孩子教育为优秀的数学人才。
而最后如果家长们想让孩子学奥数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别人家的孩子都学了,我家的孩子不能落下,哪怕不知道有什么用也要学,那这样的情况则不建议学,而家长们也要好好思考一下,是不是有些过于盲目了。
最后关于孩子是否适合学奥数这件事,其实并不需要年龄很大就能够看出,你家长可以在孩子进行数学启蒙的时候就从多角度刺激和试探孩子的数学天赋情况,同时这些试探和学习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让孩子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上更占优势,比如这套《好奇狗陪你学·数学启蒙游戏》系列丛书就是家长很好的选择。
这套丛书全套共计13册,分别从孩子的记忆力,数字概念,逻辑思维的归纳演算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力,分类归纳力和图形认知等不同的方向,对孩子的数学进行启蒙,加上也可以根据孩子对这些游戏的完成情况,看看孩子是否有数学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