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不得不说,或许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宝爸宝妈们这一辈子操不完的心。宝宝的成长发育的每一步,都需要父母亲力亲为。原以为等到宝宝上学事情会有转机,可终于等熬到宝宝上学的年龄,才发现前面还有着数不清的“新挑战”。
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家长群,这个原本只是为了加紧家长和老师联系的群聊,这些年却因为各方的“迷惑操作”,反而成为了一个鸡肋,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备受痛苦。
就在去年,“变味的家长群”甚至一度登上央视新闻,引发了全社会层面的讨论。不少家长表示,这样变味的家长群,不光“没用”还闹心。
家长群从“人见人爱”到“人人喊打”,家长群频频出现的怪相是关键
怪相一:一些老师推卸责任
众所周知,老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督促学生、批改作业更是最重要的日常工作,然而有的老师通过“家长群”,将本属于自己的工作分摊给家长:
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学习并批改作业,背诵课文则是家长考察再拍视频发到群里,一时间甚至分不清谁是老师谁是家长。
甚至还出现了假期作业按天留的情况,每天的作业会在群里发布,美其名曰保证孩子每天的学习时间,然而无形间又增加了家长的负担,还打乱了很多孩子的学习计划。
怪相二:家长阿谀奉承
有的家长为了让老师多关照一下自己的孩子,会在群里奉承老师,甚至打着老师辛苦的旗号给老师堂而皇之地发红包,给自家孩子谋私利。
这样的做法显然违背了建立家长群的初衷,还会带给那些没“给红包”的家长很大压力,担心自己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注。
家长们的好消息来了,相关机构:恢复家长群原功能,乐坏家长愁坏老师
前段时间,“家长退出家长群”这个话题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争议,甚至央视都在家长群的问题中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针对“家长群”的种种怪相,央视明确指出:家长批改作业,是老师的缺位,希望央视的评价能够唤醒部分老师,还原“家长群”应有的功能。
这无疑为“取消家长群”的支持者打了一剂强心针。要知道,受到变味家长群毒害的不光是家长,就连群里的老师都“深受其害”。
为此,相关教育机构表示,现有的家长群功能应该适当削减,禁止将学生作业变为家庭作业,有必要甚至解散家长群。
这则消息无疑是给家长和老师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样一来,减轻了不少家长的负担,还能督促老师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完成好教学任务。
当然,这则消息也是给那些“心怀不轨”的老师敲响了警钟:教育育人,就是要将孩子的学业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想着走捷径。
可以预料,有些习惯将自己的工作交给家长的老师该犯愁了。
之所以对家长群“深恶痛绝”,其实离不开这三个负面效果
▲不该存在的工作量
这一点是家长们最反感的地方,“@全体成员”、“收到请回复”这几个字一出现就意味着老师又发布了新任务:
学习监督和批改作业归家长不说,就连修改试卷这种事,都能美其名曰为“照顾宝宝情绪”。
这种“老师去压化”其实正是在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压力,不该有的工作量自然会让家长不堪重负。
▲信息轰炸,视觉疲劳
有的班级细化管理体现在认真教学、班风建设上,有的班级细化管理体现在“班群建设”上。
一个班动辄建七八个群,通知群、批改群、背诵群、小组群,不一而足。再按学科分下类,每天光是看信息就要花费不少的时间。而有的家长工作忙,无法及时查看信息,又怕错过重要通知,只能在下班后一条条刷完50+的信息。
特别是一些信息完全没用,比如砍一刀、心灵鸡汤、各种广告等,更是让家长们身累加心累。
▲公开消息,丢人尴尬
孩子的犯错经历、学习成绩这些常常是家长群的“信息常客”。看似更加客观透明,实则为矛盾的激划埋下了隐患。
就拿成绩来说,如果成绩还好还能接受,倘若是孩子成绩下降的消息,家长的第一反应一定不会开心。只会觉得老师故意让自己丢脸,矛盾也就这样埋下了。
写在最后
“家长群”虽然告一段落了,但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都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良性的家校合力教育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老师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与家长交流,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
今日留言板话题:你支持解散家长群吗,你认为家长群有什么好处或坏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