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本科大学之间的等级划分逐渐模糊,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仍然对于某所大学究竟属于一本还是二本较为敏感,二本学校相较于一本大学通常会被企业和社会所看低,普通二本学校的学生们在寻找工作是也时常会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
导致二本学校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原因
客观原因一:三本并二本,二本学历缩水
2015年开始,二本与三本合并为一个批次录取,这个消息对于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好消息,毕竟取消三本后,二本的分数线进一步的得到了降低,有些大学虽然录取分数未变,但自身学校资格却成为了二本学校,也就造成了二本学历的缩水。
由于三本被取消,成为了择业群体中本科生的“底层”,这种学历的缩水成为困扰“真正二本”学校毕业大学生的主要原因。
客观原因二:生产力提高,市场需求发生转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方式也开始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工作可以由机器替代, 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行业,也有许多行业开始消亡。
企业对于高技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基础性的工作,专科生通过培训后也可以上岗,企业间内部的员工学历分化越来越大,身处在学历中层的普通二本毕业生很难受到企业的重视。
主观原因一:自身能力欠缺
普通二本学校虽然也属于高等本科院校,但学校的师资力量与一本高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教学历年和教学仪器的相对落后性,导致许多二本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方面,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操课相对而言较少,缺少处理问题的经验。也就造成了二本学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学历相对于一本学校不占优势,能力上甚至也不如专科技校生,很难受到企业的青睐。
主观原因二:自我定位不准确
二本毕业生在毕业后往往会产生自我定位不准确的情况,毕竟也是寒窗苦读十多年,自然不想从事太多的体力劳动,而高技术型的工作,二本毕业生往往又无法胜任。这种情况就造成了二本毕业生在寻找工作时一般只能找到偏文职的工作,且普遍收入不高,即便是和专科技校生相比都具有一定差距,使得二本毕业生在社会上”高不成低不就“。
二本毕业生的出路在哪?
考研
考研是一件“痛苦”的事,特别是经历了高三学习生活的大学生而言,想到考研总是会心存畏惧,很少有人是出于对学习的热爱而考研,绝大多数的考研生均是以未来寻找到好的工作为主要目的。
的确,二本大学生想要改变自身学历在寻找工作时处在劣势的情况,考研是唯一的方法和途径,并且随着我国考研学子越来越多,本科学历在社会上的地位只会越来越低,想要赢得较高的工作起点和未来发展,考研是二本毕业生的毕经之路。
精炼专业技能
随着我国国民教育素质的普遍提高和本科大学生数量的增多,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除了哪些重点的双一流大学之外,并没有过多要求。也就是说,同样是二本院校,普通二本还是重点二本在这些企业眼里并没有身区别。因此二本学校毕业生的学历对于自身帮助不大,在不考研的情况下,精炼自身的专业技能是突破高不成低不就的主要方法。
结语
慌慌张张,匆匆茫茫,或许生活就该这样,每个人都如同蚂蚁般为了生存而忙碌着,想要成为精英很难,但成不了精英也并非是人生的遗憾。摆正心态,敢于追求的结果不一定是成功,但浑浑噩噩、退缩不前的结果注定是失败,为何不为自己的未来,放手一搏呢?
您对于未来发展是否已经做好了规划,不妨在评论区里和大家一同讨论吧~
分享最新教育资讯,解析当下教育动态,您每一秒的停留都是对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