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带孩子,有句俗话叫:“爸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观赏。”
生活中,很多女孩升级为妈妈后,担心跟婆婆相处不好,希望让自己母亲来照顾自己,但母亲的心声,你真的了解吗?
自述人:58岁的王姥姥
我今年58岁,原来是一名小学老师,现在每个月有退休工资4000多,老伴去世得早,我一个人在老家生活。
女儿结婚后,经常打电话让我去一起生活,我拒绝了,觉得还是在老家生活自在,可以种种花,看看书。
外孙出生时,女儿再次给我打电话,说希望我过去照顾她月子,担心跟婆婆相处不好,她婆婆性格强势,每次见面都希望她能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女儿认为工作不能放弃,她还想事业能得到升迁。
看到女儿为难,我觉得应该帮帮她,我年轻的时候坐月子,就因为没人照顾,后来落下偏头痛的毛病,到现在一受寒还是会头痛,不想让女儿再吃这个苦。
在女儿住院后,我就来到女儿家,照顾她和孩子,女儿给我拿了几本育儿方面的书,让我多看书,按照书中的方法喂养孩子,这一点我也赞同,毕竟时代在进步,带孩子也要与时俱进。
刚开始,女婿每个月会给我拿2000块生活费,用来买菜和日用品,这些钱说实话不够用,现在菜价贵,随便去趟超市就100多块,但我也没说什么,他们刚买了房子,每个月还要还房贷,压力也挺大的。
后来,女婿连每个月的2000也不给了,而是什么时候想起来,往餐桌上放1000块,最近一次给生活费,还是3个月前,平时买菜需要花费,我就从自己退休工资卡里取,一个月4000多的退休工资,基本花完。
外孙一周岁时,爷爷奶奶给孩子买了一个金锁和金镯子,我什么都没有买,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再说我天天带孩子,以为付出已经很多了。
但从女婿言里言外,我感觉是不满意的,他抱着孩子说了好几次:“宝宝,还是爷爷奶奶亲,以后要对爷爷奶奶好呀。”
我心里不是味儿,难道买礼物的就亲,天天照顾的人反而不亲吗?要是我平时的花费攒起来,可以买好几份金镯子了,他怎么就看不到?
女儿平时上班,我也不跟她说什么,怕她心里添堵,她也很孝顺,总是说:“妈,你现在帮我,以后我给你养老。”我笑笑不说话,心想老了再说吧。
真正让我感到心寒的,是过年给红包,女婿把父母也接过来了,说要一家人团聚,热热闹闹过年,吃团圆饭时,女婿给我和父母都给了红包,我很开心。
吃过晚饭,亲家和孩子们在看电视,我收拾碗筷,亲家母走进来,说:“我儿子也真懂事,一个老人给5000,3个老人就给15000,你平时跟我儿子儿媳住在一起,他也没少给吧。”
我一愣,这才知道,女婿给父母的都是5000,而给我的红包是2000,而亲家还觉得我平时也得到很多,看来心里还有些不平衡呢。
想到这些,我下定决心,等过完年就回老家,外孙也可以上幼儿园了,这个免费保姆,我不当了。
子芫有话说:
老人给孩子带娃,是对儿女的帮助,但也需要守好界限,这样才能避免到后面伤感情。
那么,该守好什么样的界限呢?
1、钱的界限
有的老人心疼孩子生活不容易,会拿出自己退休金来补贴,时间长了,也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知道老人有钱,连生活费都不给了。
但老人的收入是有限的,而且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生病需要用钱,有钱时不觉得,没钱时就会寸步难行。
老人可以适当补贴,但是要有个度,每月可以让儿女固定拿出一些钱来,用作生活费用,这样避免他们一味地啃老。
2、健康的界限
带孩子很辛苦,有的老人晚上也要哄孩子,一早上还要起来准备一家人的早餐,时间长了,就容易让身体透支。
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报道,一位姥姥带孩子给自己规定了上下班时间,白天帮忙看孩子,晚上孩子父母下班,她就转身离开,说自己下班了。
看起来很有趣,仔细想想很智慧,只有懂得进退有度,才能过得自在。
3、关系的界限
儿女可以孝顺自己,但自己也要有养老的计划。
晚年安排自己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或者跟好朋友多聚聚,扩展自己生活的宽度,不完全将生活跟儿女捆绑在一起。
这样有点距离的关系,可以让彼此关系处得更好,前文中王姥姥生气,并不是因为钱的多少,而是女婿的态度,女婿对老人的红包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是她心里难受的原因。
退一步想,如果王姥姥不知道女婿给了父母多少,心情也就很好了,所以,对儿女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值,给多少都高兴,保持适当的距离彼此独立过日子就好。
站在儿女角度,更要懂得感恩,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学会给父母减轻负担,让老人过得快乐,才是我们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