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一下,我和北京海淀西城精英妈妈聊教育

我和大家说过,三八节那天,我和原先公司的妈妈同事聚会了,从上午一直坐到下午五点,等到餐厅要接待晚餐来赶我们了,还意犹未尽,这才依依惜别。

(我们聚会的餐厅)

就有读者很好奇,说很想参与这种“精英”私聊以解惑。我是肯定够不上精英的,不过这些妈妈的确可以称得上精英,不管是背景家底还是学识能力。

我们这群妈妈,最多的就是海淀妈和西城妈,除了花生在六小强,其他孩子上着或上过以下学校:

海淀六小强之101中学和首师附

西城四大金刚之实验中学

海淀人大附小

西城实验二小

……

都是海淀西城数一数二的名校呀。

那我们聊得最多的是什么呢?除了自己,就是孩子教育啦!

我就八卦一下哦,聊了这么久,我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精英家庭非常重视教育

家底越厚越重视

因为我新书《上岸》的发行,前段时间我的经历在大媒体曝了不少光,如果是网络平台,我有时也会瞅瞅读者的留言,看看别人的反馈。

我发现,对“鸡娃”不理解的人不少,而且会有这样的留言,大概是这个意思:

既然已经混得这么好了(哈哈谬赞了),有病嘛干嘛还要这么鸡娃,孩子收收房租吃吃利息不就可以躺赢了,然后自由发展点兴趣多好。

当然我家条件还没这么好,然而,就是比我家条件好得多的家庭,我也敢肯定的说:抱有这种想法的妈妈,我就没碰到过……

我的同事们学历都很好,也都很爱学习——从帮孩子听网课到辅导功课,她们都兴致勃勃;解出一道奥数或函数题,甚至还能产生成就感。她们秉承的价值观是:一个人要保持学习努力进步,要有价值有作为。孩子不好好学习,不自己混出点成绩,她们是无论如何接受不了的,这完全不符合她们的三观嘛。

我还认识几个富一代,即使自己的学历一般,但在孩子读书这件事上,却是上心地了不得——

要么花上百万一年的学费让孩子上瑞士寄宿学校,要么住着上亿的大平层监督孩子做奥数题,还有就是开着宾利接送孩子搞体育搞艺术不搞出个一级运动员或者全市前几名就誓不罢休……

为什么越有钱还越鸡血呢?这是因为,那些精英家长,最恐惧的一件事,就是家里出现败家子。

毕竟普通人要败家也没多少好败的,而富二代败家的成本太高了!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堆成的财富事业,一个不争气的娃就可以玩完了。那自己一辈子图啥呢?还不如直接把财产捐给国家!

财产可以继承,学识和勤奋却无法继承。正因为如此,这些家长才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教育起孩子下手毫不留情,一定要让孩子拥有学识和勤奋,这两大防御败家的利器。

精英家庭非常重视语数英

为孩子保留更多选择

参加聚会的这几个妈妈里,让孩子走国内应试的和走国际路线的,可以说是五五分,还有就是现在还没想好,以后再见机行事的。

但是,不管选择国内应试还是国际路线的,我们的共识是:

小时候还是尽量让孩子在优质公立学校上学(北京普遍是公立强),打好语数英基础,那么到将来,想继续升公立或者转国际路线——最好是重点公立的国际班,都可以拥有选择权。而且,即使是申请国外名校,人家也是要看成绩的。

选择国外路线的妈妈,孩子英语当然是尽量和国际接轨,但也再三和我们强调语文的重要性——即使去国外也要把语文先学好,这才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才有文化根基和身份认同感,不会迷失自己。

其中一个妈妈因为工作缘故,前几年一直在国外,孩子也跟着父母在海外读书。不管在纽约还是伦敦,她都给孩子报了国内的语文网课,还背着一堆教辅到国外,每天还要背诵古诗词古文。

至于数学,我们都觉得孩子从小思维启蒙很重要。我们几个海淀妈都尝过辅导奥数的苦头,但是获得更多的是奥数的甜头——孩子能进六小强,靠的主要是奥数。

而西城升学主要看学区房和拼爹,所以西城学奥数的不多,但是一个西城妈有点后悔:早知道就应该让孩子学点奥数的,奥数一点儿也没接触,现在学理科就有点费劲,不像你们孩子学起来轻松。

反正,不管是往东还是往西,都需要把语数英基础打扎实,让孩子拥有更多选择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精英家庭会与时俱进

利用各种手段科学“鸡娃”

我们中间有个二胎妈妈,两个孩子年龄差别大,大宝和花生差不多大,小宝才4岁是幼儿园小班。

就和我带花生一样,她带大宝时市面上还没有现在这么多新鲜的东东,带小宝她就过足了瘾——把大宝没用过的各种教育花式玩法,都给小宝用上了,比如AI课、比如各种益智玩具、比如思维训练书,感觉自己也又过了一个炫酷的童年。

小宝接受程度也很高,因为看到哥哥成天在学习,也要和哥哥看齐呢!而且这些AI课呀、玩具呀、思维书呀,设计得也好玩,所以每天都很主动地要求学习,我们都对她说:你又要培养出一个厉害的学霸啦。

还有一个自称“佛系”的亦庄妈妈,倒给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报了5个课外班——她自己身处要职,非常忙碌,所以需要外包,不管是课程还是能代替自己陪伴孩子的书籍和玩具。

她是公司质量和流程管理大师,把这套科学管理分析方法,用在了孩子的课程和玩具选择上。我觉得她上班都可惜了,改行做测评或直播肯定更成功。

我最近刚好把学龄前的各种APP和AI课试听和研究了个遍,也趁此机会和她探讨了各种课程的优缺点,还问她更喜欢哪个,她自己心里有选择,不过谨慎起见回家后又问了用户——她孩子的意见。哈哈,原来我看中的课程,也是她和孩子看中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用调研项目的严谨来挑选东东,用服务客户的耐心来辅导孩子,把学习工作的激情和技能也用在科学鸡娃上……和她们聊完,我非常开心,却也有了些许压力——越是条件好的人,反而越努力!

但是,看着她们,我又回忆和她们刚认识的情景,20年前,我们在北京都无房无车也没有头衔,工作烦得让人发狂,工资低得让人吐槽,我们是慢慢成长起来的,靠着自己双手一点点积累,才把物质和精神都建设得强大起来……

其实,刚才那句话应该倒过来说,这个社会的真相是:越努力越上进的人,条件会变得越好。

把别人的优秀看成是压力,只会让人焦虑,把别人的优秀看成是启示和动力,才会激励我们和孩子变得更好。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