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北大才子撒贝宁,在综艺节目中“放飞自我”之后,再也不是那个严谨的法制节目主持人了,而是不断抛梗的“金句王”。
荧幕上的撒贝宁给我们传递的是积极乐观的形象,其实他心中也有不为人知的痛苦。
撒贝宁得双胎之后,第一句就是跟母亲报喜,但是却永远没有回复了
撒贝宁和外国女孩李白结婚的消息曾经掀起了一阵风波,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种,好像这段婚姻反对声大过支持声。
是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和妻子过得很好,不但两人没有因为国籍的不同分道扬镳,李白也为撒贝宁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宝宝。
撒贝宁在节目中说,我的孩子出生的那天,我第一时间给我的母亲发了一条信息,说她有小孙子了。
但是妈妈已经去世很多年了,再也不能回复儿子发来的信息了。儿子得子的喜悦,第一时间想分析给妈妈,妈妈却不在了,这是很悲痛的事情。
别让亲情留遗憾,别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
撒贝宁的这种难过相信很多人深有体会,当父母家人健在的时候,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并不懂得失去的痛苦。
当父母不在了的时候,偏偏遇到的每一件事都会想着“如果爸爸/妈妈还在就好了。”
可是没有那么多如果,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别应了那句“子欲养而亲不待”,对当下的幸福多珍惜,才能让亲情更有温度。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和父母产生矛盾,双方似乎总是一见面就争吵,很少有平静的时候。
许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1)双方产生了距离感
在数据化时代,许多小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手机。手机拉近了远处人的距离,也把身边人推得更远了。
父母和孩子总是低着头,谁也不搭理,没有沟通、没有交流,谁也不知道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距离感。
2)别让父母的唠叨,成了双方沟通的阻碍
著名少儿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过,父母如果在孩子12岁以后唠叨孩子,那他们说的就是垃圾。
孩子长大以后,有了自己的思想了,父母要做到没必要的话不在唠叨和抱怨,这样才不会把双方推得更远。
3)父母的控制欲不要太强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欲很强,孩子必须要按照父母的设想去生活,不是这样就会被骂或者被抱怨。
孩子是一个有想法的个体,父母是不可能控制孩子一辈子的,所以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让孩子成长,孩子也会感激父母的。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维持家庭和谐
1)都要学会表达
中国式父母都是含蓄的,他们总是会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爱意或者对孩子的付出,在这种模式下生活的孩子自然也不会直接表达自己。
双方都试着主动敞开心扉,说说自己内心的想法。直接明确的沟通,能解开世界上一半的矛盾和误会。
2)珍惜当下的时光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宝宝从小婴儿长成大人,似乎只是一瞬间的事情,爸爸妈妈从年轻慢慢老去,似乎也只是一瞬间。
珍惜当下的时光,不把负面情绪带给家人,让一家人享受的都是快乐的时光,家庭生活会给更和谐。
3)多一些陪伴
不少的孩子从上学起,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就越来越少,如果在外地求学工作,见面的机会更少。
多一些陪伴,让父母空虚的生活多一些孩子的身影,父母就会很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