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伟大的意志力,便没有雄才大略。”
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我们常常会羡慕于部分群体在世界舞台之上的侃侃而谈,在这时只能无奈感叹一声自己的无能,但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虽然知道外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真正的学习中,却很少能够将其掌握。
早在晚清时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掌握外语的专业性,其时也培养了一批专门的外语人才,来帮助当时的清朝政府与国外的交涉,在现在来看,这种行为完全是有必要的,毕竟如果语言不通,将会造成诸多的麻烦,在这一方面上,晚清的这一举措应该是合理的。但是奈何当时的社会里,发展进入了颓势,做出的改变也只不过是无奈之举,最终的消亡也是历史的必然。但它也向我们证明了外语的学习对于中国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在一些国际条约的释读上,就是吃了不理解的亏。
而在近代社会时期,尤其是民国时期,大批的学子走向海外,去学习国外的技术、知识与文化,这时,便显示出了语言的重要性,语言是交流的基础,这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新中国来说,英语成为主科的地位应是改革开放之后,当时的中国急需要与世界的交流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外语学习便被十分重视,尤其是大批的外资企业的引入,也让人们不得不对此学习,在世界以英语为通用语言的潮流下,中国人也适当做出了改变,以此来为自己的发展谋取机会。
但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英语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十分头痛的问题。
曾记得在读高中的实候,有些孩子的理科能够达到满分,但是英语却常常是在几十分的情况徘徊,严重拉低了自己的总分。不管用什么办法,英语成绩就是提不上去,让老师也十分头痛。
也许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人提出的“取消英语主科”的地位,但是,这又是十分的不现实。
取消英语主科的不现实性
很多人觉着,自己一辈子也不会走出国门,也不会和外国人接触,没有学习英语的必要,花费时间去学习外语完全是浪费自己的时间,但真的是这样吗?
如今的社会里,农民的生活也常常会与英语挂钩。首先是农药的使用上面,常常会有一些英语字母的出现,而且在一些大型机器设备的操作上,也是用英语来代替。最为平常的就是,在一些电器设备的使用上面,英语的出现是十分平常的,如果说人们的生活与英语没有任何关系,这是完全不现实的。只是许多人觉着,学习英语就完全是给自己制造麻烦。
而且,如今的社会,是一个交流的社会。不仅仅是与使用英语的国家,单单是日本、韩国等等的联系就已经日渐密切,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日渐紧密,如果取消英语主科的地位,让其按照兴趣来选择学习,这无疑会让许多人解脱。但是,青少年正是培养兴趣学习的时候,如果不接触,哪里来得兴趣,因此英语的使用也会逐渐降低。很多人觉得应该让喜欢英语的人去学习,但是谁又能保证自己的未来不会与英语挂上钩。
总不能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总是“Haw are you?”、“what is your name?”等等吧,这样的行为与我们的大国身份是不符的,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世界文化,而不是想方设法地去逃避,这反而会让人看低。
国家永远不可能会独善而存。当时的清朝政府已经为我们做了鲜活的例子,闭关锁国只能落后,落后只能挨打,一个不能开放包容的社会反而会引发诸多的问题。
因此,对于英语,我们还是要学,但是我们要做出的改变是如何让学生接受于它,不再抱着敌视的心态,在以前的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人说“自己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习外语”,但是反过来想一下,那么多的外国人正努力学习着汉语,如果不去交流学习,这反而会局限自身。
外语还是得学
某专家曾认为根据2019年数据来看,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约有4000万学生学习英语,但工作后用到英语的可能还不到400万,因此提议不要全民都去学习外语。
但是,这个使用的界定是如何的呢?谁又能保证自己的生活以后不会和外语有所关系,简单地按照这样的数据来判别,实在是一个错误的认知,社会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这样的决定是否太武断。
而且,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外语教育应该是一部分群体最好的机会。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学习英语可能是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可以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学习一门外语,因为这对于他们只不过是多少钱的事情。但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孩子或者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没有足够便利的条件和额外的金钱去学习这样一门语言,在学校的学习应该是他们很好的一个机会,取消英语主科只会让他们更快的泯然众人。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想着去取消,而是让学生怎样能够接受英语的学习,让他们真正地得到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哑巴英语”,让英语真正的得到应用,而不是一味地去逃避,这才是最荒唐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