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同学认识这是什么吗?" 在梅山小学水墨画的课堂上,美术老师范红英正举着两颗绿色的果实,环视四周询问大家。
" 是桃子!"
" 是李子!"
……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答,却没有一个人答对。事实上,这是范红英从学校附近梅树上摘下的梅子。
" 这颗梅树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学生甚至过去画过梅花,却不认得真实的梅子,这就是教学与现实的断裂。" 这是范红英教学所遇到的困难,也是她过去几年一直在突破的地方。
▲范红英在给学生上课
2010 年,福田区 " 王黎娟儿童水墨画教学工作室 " 在梅山小学挂牌成立,经过几年的发展,水墨画课程成为学校发展的亮点。2016 年,范红英接手该工作室,彼时的工作室发展进入一个瓶颈期,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水墨画,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于水墨画教学成为她探索的方向。由于范红英热爱自然,不仅是红树林生态义务导赏员,还是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和深圳市观鸟协会会员,所以她很快想到了将 " 自然 " 与 " 水墨画 " 结合的教学方法。
▲范红英正在教学生画画
不同于西方的观察和写生,她把自然观察和体验引入课堂,在一年四季不同时间、不同视角进行融入式的观察、体验和感悟,如她带领学生学习《奇特的热带植物》是在长期养护和写生美术教室大量的热带植物的基础上进行的。
▲范红英在示范
如何体现深圳的自然发展成就?2019 年,范红英选择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学生们创作的源泉,她带领学生走进红树林,观察一木一草,一花一鸟,将对候鸟的关切、对红树精神的理解、对这片热土的挚爱全融于画中。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努力了二十多天,终于共同创作出《我爱祖国——深圳湾红树林》水墨画长卷,大家在获得了许多自然知识的同时,更深刻地体验到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这成为了学生们一次难忘的生命洗礼,生命中宝贵的经历。
在自然教育方面,范红英还和学校科学科组共同开发自然教育的校本课程,例如考查新洲河的历史、源流,探秘新洲河入海口,学校地处新洲河源头,入海口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把深圳山海故事编进校本课程。
2020 年,全国燕子调查活动发起,范红英再次带领十几个学生参与其中,寻找并观察学校附近的燕子。燕子原本是我国常见的候鸟,但随着城市的发展,燕子逐渐淡出都市居民的视野。在范红英看来,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与燕子亲密接触,了解更多关于燕子的知识。经过多天观察后,学生们用水墨画和自然笔记形式记录下燕子筑巢、育雏、集群、飞翔、迁徙等活动,并创作心中的燕子形象,其中一位学生还获得深圳市自然笔记二等奖。2021 年初,范红英主持的福田区教育科研课题《自然教育和水墨画结合促进学生多元成长》取得丰富研究成果,如期结题。
▲学生正在画画
把生命体验和自然观察融入到水墨画教学中,调动起学生对周围人、事、物、社会关系的关注,是范红英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她一直前进的方向," 我们希望拥抱时代的变化,平衡发展与传承的关系,让梅山小学水墨画课程成为孩子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成为课程发展的舞台。"
人物简介:
范红英,深圳市福田区梅山小学美术高级教师,学校儿童水墨画工作室主持人,绿源志愿者协会的 2017 年年度志愿者,民间河长,红树林生态义务导赏员。
精彩记忆:
2019 年年末,范红英带领学生做自主探究性小课题:《" 猕猴下山 " 事件及居民态度调查》。课题小组在做了问卷调查、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关键人物访谈等一系列研究活动之后,决定利用水墨长卷的形式独立完成故事的绘制。最终,在老师辅助和同学协助下,曾熙同学创作出了长六米高三十三厘米的水墨长卷,吸引了媒体与外界的关注,通过画作引导同学关注猕猴在野外的生存状态,讨论如何和身边的野生动物相处。
工作成就:
从 1999 年开始,范红英就一直在教学一线,与学生相伴。2018 年,她做了儿童创意水墨画教学课程研究,让水墨画课堂充满生趣,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水墨画。通过课程开发和课题研究,组建教师团队,水墨画逐渐成为该校特色课程,也成为众多学生喜爱的课程。
工作感悟:
深圳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我将自然资源融入水墨画教学中,希望能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也希望借此让水墨画走进孩子们的课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深圳晚报记者 唐文隽 文 /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