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一直都是历年两会的关注焦点。2017年,宇华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光宇提出“高考取消英语考试”,一石激起千层浪;2021年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建议取消英语在中小学的主科地位,不再将英语设为高考必考科目,引发全民关注。3月6日,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顾明远发表观点,不建议取消高考英语,又一次引发热议。
事实上,“高考取消英语”并不是新鲜话题,近年来屡被提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名家等都对此事发表过观点。高考英语何去何从?英语学科地位是否会受到动摇?今天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英语考试?小编对近年来两会上关于“高考英语”的内容进行了梳理,以供读者思考。
支持
英语学科地位下降
将英语从必修转为选修
2017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宇华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光宇:
高考英语必考改选考,可为中国家庭减负、节支、提效
如果按照每天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来计算,在一个孩子最美好的10年时光里,将会有近五分之一(18.13%)的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据教育部数据显示,中国孩子一年为英语必修课要消耗掉1637.8亿元,中国人每年学英语消耗掉的钱至少能投资0.8个三峡、发射204个神舟航天飞船。
尽管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但我国青少年学习英语的效果却并不理想。据英孚教育发布的《2016英语熟练度指标》显示,中国整体的英语熟练度仍然处于中低水平。大量学生在经过了10年以上的英语学习之后,依然无法熟练使用英语交流,也无法阅读英文书籍和文献。而且,多数不以英语为职业技能的人,其英语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对高考,英语能力在离开校园后直线下降,曾经为学英语而付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成为了一种资源浪费。
英语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作为必修课,强制性“一刀切”地学习英语是高考指挥棒下一切向分数看齐的结果。作为语言工具,英语的学习应以应用为导向,而非以应试为导向。以高考为导向的英语学习效果不佳,建议改变英语“高考必考、中小学必修”的地位,将英语学科改为选考科目,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升学习效率。
2021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
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必修课地位,不再将英语设为高考必考科目
当下的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取得了相当于大学英语4级考试或者更高级的英语考试证书。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极低。
现在,翻译机可以提供包括英语在内多种语言、领域的语言服务,其翻译能力不低于大学英语6级水平,技术十分成熟。智慧手机为大家提供的翻译软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高于贯穿义务教育全过程的英语《教学目标》。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职业位居即将被淘汰职业的前10名。
“音乐、体育和美术‘三小科’等素质教育课程占比偏低是各级学校面对的实际问题。不再将英语课设置为必修主课,将解决素质教育缺乏课时的问题。学校应该用充足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应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反对
保留英语学科地位
改革英语考试方式
2021年·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
不赞成英语退出高考 可实行等级考试
外语不应退出高考,学校可以用等级而非分数作为英语水平测试标准。学生可进行多次考试取得响应的水平等级,高校录取新生时,可以根据专业需要制定外语等级要求。比如考古专业、古文化相关专业要求可以设置为四级,对外语有要求的专业可设置为六级。这样很多学生就不会因英语分数之差而影响录取——90分和91分的学生英语水平并无不同,但是在高考中,这一分却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现在是国际化、全球化的社会,国际交往很频繁,即使不参加高考,也要学会简单的英语交流以应对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国际友人。
初高中阶段英语学习占用时间较多,我们可以尽早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志向,让学生根据志向合理分配英语学习的精力与时间。如立志学习古代史、考古类专业的学生,在平时就可以减少外语学习时间。
有很多专业非常优秀的学生因外语偏科而无法被录取,为杜绝人才的流失,高考外语应依据现实情况改革,而不是盲目地从必修科目变为选修科目。
2017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不主张取消英语考试,可以降低考试难度
学生学习英语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需求,因此取消英语考试这个建议十分仓促,甚至有些鲁莽。
即使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孩子们都有第二外语的考试,现在的世界不是孤立的,学习英语对孩子来说仍然有好处。
我们可以考虑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比重,或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难度。各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各地方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而多地却用同样的高考试题,这并不公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主张下调英语难度,但不主张取消考试。
— END —
来源 | 综合整理自未来网、南方日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