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2》的播出,让很多女星重新翻红。凭着节目热度,很多节目中被提到的社会现状,也成了网友热议的焦点话题。
“后妈”茶话会,一个简单的环节,却道出了很多父母的心声:到底应不应该给孩子报补习班。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初,程莉莎便“怂”了。尽管抽到的是反方,可事实上,她本身就是一个希望给孩子提供更好硬式教育的妈妈。
所以在节目播出后,程莉莎立刻受到了儿子的反驳,因为她撒谎了。生活中的她,把儿子的课余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一周七天全部都在上补习班。
3月11日,针对节目录制时所撒的谎,她本人也第一时间在社交账号发表反思,她坦言,自己就是那个希望自己不用非强迫孩子使劲,却想看到儿子“术业有专攻”的焦虑妈妈。
生活中,真的有太多和程莉莎一样的父母,他一方面在提倡减负,一方面偷偷给孩子疯狂补习。这种极端的模式背后,藏着国人虚伪的教育观。
“望子成龙、望女成龙”,这似乎是所有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盼。也正是这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促成了这个社会,对于教育的不同看法。
程莉莎作为千万妈妈的一个缩影,没有人能评判她到底是对是错。但正如她所说的那样:我可以给自己少花钱,但一定不能在教育上苦了孩子,我希望给他更好的,也希望他比我更优秀。
今天这个社会,只有智商、情商并存,才能适者生存。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以及面对事情的抗压能力,都是他们需要的。
成绩或许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是父母陪伴孩子前进时的鼓励和支持。只有真正懂得用孩子的方式与之交流,才能让教育发挥最大的效果。
曾几何时,宋丹丹也是个在教育中有些迷失自己的妈妈。她对巴图的教育方式甚至严格到令她都不愿回忆。
“我是个严格的妈妈”,这是宋丹丹在提及儿子时的自述。作为家长,她从小便希望巴图样样出彩。只是,和同学相比,巴图的成绩显然不够出色。
也是从那时起,她会不自觉否定巴图的付出。因为太过于计较成绩,宋丹丹甚至看不到儿子身上的任何优点。而这本身,就是略显极端的教育方式。
把成绩作为评判一个孩子的好坏,实在太过片面。因为他们拥有,更值得被肯定的优点。所以当宋丹丹再度回头,她开始反思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这么严格的对待儿子。
就像宋丹丹自己说的那般:巴图明明是个懂得生活幽默,又风趣的孩子。可为什么,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会成了她眼里什么都学不会的“笨蛋”。
毫无疑问,是因为她没能逃过那虚伪的教育观。
《你好,李焕英》热播后,剧中张小斐的一句台词,曾让无数观众动容。她说:我的女儿,我只要她健康、快乐就行了。可这毕竟是在影视剧中才会有的对白,而现实总会强迫着各类父母负重前行。
马伊琍的女儿文竹君,是个在舞蹈比赛中,出类拔萃的选手。胡静的儿子,是能够给妈妈设计出彩LOGO的小小设计师……
无可否认,当明星褪下标签,他们也不过是孩子的父母。所以,他们也希望,能够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教育,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多一条选择的途径。
只是,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孩子成长基础上的负重前行。
正如陶行知先生在书中所写的那般: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有的时候,家长也需要走进孩子的心里,陪同孩子一起成长。一味的追求补习教育,或许并不会让孩子的成绩有所提高,反而会铸就他们的逆反心理。
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与艺术。
在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中,大家也应该有所感悟。
因为,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可能的的交给孩子。
让他们自由选择,让他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