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天仓:保家卫国的平凉好男儿
(中印加勒万河谷战斗中祁发宝身边翻译是平凉人)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芳芳
“我的首长只想和你们说一句话,马上掉头回去!”
2月19日,央视首次披露去年中印边境冲突现场画面。“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身旁,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外军严正交涉的年轻战士,是咱土生土长的平凉人,他的名字叫吕天仓。
“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娃虽然脸黑多了,但是发怒时那种嫉恶如仇的神情,我一眼就认出来了。”平凉一中王仲宪老师告诉记者,视频发出来后,好几个给天仓带过课的老师都认出了他,这段时间大家只要闲下来就会说起过去,回忆起天仓还在平凉一中上学时的情景,大家都为学校走出如此优秀的青年感到骄傲和自豪。
今年23岁的吕天仓,出生在崆峒区草峰镇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奶奶常年患病,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他的父母为了让子女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天仓和妹妹十分严格,一度严格到让人误以为不疼爱孩子的程度。
“从娃很小的时候我就教育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尤其是天仓,读中学期间学校办证件、开证明之类的事,我都会让他自己去跑,除非他办不了我才出面。”在父亲吕军锋心中,男孩子就应该多经历些锻炼,好早早承担责任。
正是父母的教诲,严格的家风,让吕天仓成长为一个学习勤奋刻苦,为人真诚热心,内心充满正义的人,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天仓懂礼貌、讲奉献,热爱集体又坚强勇敢。”王仲宪是吕天仓的班主任兼历史老师,一起朝夕相处三年时间。据他回忆,每天跑操时,吕天仓总是排在队伍的最前面,腰挺得直直的,头抬得高高的,口号响亮、步伐整齐,浑身充满朝气。刚到一中二部时,每个班级都有拔草的任务,有次在拔草时,天仓不小心被草割伤了手指,血流不止,但他只做了简单的包扎处理,随即便继续投入劳动,全然不顾伤口的疼痛。而每次,也都是他们小组拔得最快,若见其他组没有拔完,他还会主动去帮忙。
“他是个热心肠,哪个同学有困难,他总会提供帮助,同学们都喜欢他。”同学郜星瑞如是评价吕天仓。
刚上高一时,由于基础比较弱,吕天仓的英语成绩平平,但他内心有股不服输的倔劲,不愿被眼前的困难打倒,硬是和英语“死磕”。政教处主任李旭阳是他的英语老师,一直鼓励他、辅导他,培养起了他对语言的兴趣和敏感,让他渐渐掌握了学习技巧和方法,成绩很快得到了提升。2015年,吕天仓以优异的成绩从平凉一中考入鲁东大学法学院。由于前期基础打得好,加之入伍后一直坚持自学,吕天仓的外语水平在所在部队首屈一指,便额外承担起翻译任务,这才有了大家在视频中看到他用流利的英语与外军交涉的画面。
3月9日,记者联系到了正在军校学习的吕天仓。在采访中,他告诉记者,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小举动能引起大家这么大的震动,不过看到大家很受鼓舞,自己也很开心。
他说,在初中时自己就萌发了入伍报国的想法。他觉得男孩子要么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要么刻苦读书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父亲也有意他去部队锻炼,为国家做点事。于是,2017年,还在读大三的他毅然决然携笔从戎。
为了顺利参军,他上大学期间一直坚持跑步,有同学评价“他能从晚上七点一直跑到十一点,确实令人佩服!”如今进入军校,他还坚持跑步的习惯,每周至少跑三十公里。
“看到娃的视频,我心里特别难过,我只知道他在部队,却不知道他具体干什么,经历了哪些危险。”吕军锋说起儿子,既骄傲又难掩心疼。
选择到喀喇昆仑高原守护边陲,这与吕天仓“作难事、必有所得”的人生信条不无关系。在他心里,要去就去祖国最需要,环境最艰苦的地方。他深知人生的艰辛和不易,更懂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人生至理,所以他愿将自己的梦想和保家卫国的责任牢牢熔铸在一起,和战友们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疆土。
雪是冰冷的,血是滚烫的。去年疫情期间,尽管家里很紧张,但他还是攒了五千块钱,捐给了抗疫一线。在他心中,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自己虽在祖国最遥远的地方,帮不上什么忙,但能做一点是一点。
在部队的无数个夜晚,看着莽莽雪原,他总会想起家乡,想起父母师长和亲朋好友,怀念家乡空气中那股淡淡的黄土的味道。他说,是这个物质匮乏但精神从不贫瘠的地方养育了自己,一中二部门口那碗滚烫的牛肉面成了自己永远的乡愁。
“去年九月回家待过四天,爸妈身体都不太好。”他十分牵挂父母,他有个愿望,等休假时带妈妈去做手术,治疗困扰多年的眼疾,让妈妈在自己无法陪伴的日子里,少些痛苦。
“我不是英雄,历史的交接棒已经传到我们这一代,忘战必危,刻不容缓。我很自豪能够穿上军装,学着前辈们的样子来保护和守卫祖国的大门。”吕天仓说,丈夫许国,实为幸事,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