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王清远是一个能力比较全面的人才。既有超强的管理能力,也有超强的学术能力。
自王清远上任以来,成都大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论是从整体的外观上还是从学校的学科建设,还是从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我们都能看到成都大学取得骄人的进步。
除了学术上的建设,我们还能发现另一方,那就是在王校长出任成大学校长以来,成都大学在商业化上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短短的几年时间当中,成都大学的校控企业由原来的13家迅速增长为23家,增长了将近一倍。这为成都大学科技的转化以及学校筹集资金都提供了不少方便。
虽然我们生于最美好的时代,但是创业艰难百战多,只有创过业的人才知道兴家好似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创业可以说是千难万险。为了这些企业,想必校长王清远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然而不得不说,王清远迎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
其实在2018年5月11日召开的一次深化改革大会上,通过了一则《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求要逐步实现高校与下属公司剥离,深化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
如果要探究其原因,我们还要回到2017年6月,再一次针对29所中管高校的巡视当中,有23所高校被指出存在校办企业管理混乱的问题和廉洁风险。
于是全面清理高校所属企业被提上日程,而且越发紧迫。
高校所属企业清理的大致步骤
1.首轮试点在2018年开始
高校所属企业的大清理第1步则是试点,清华大学则是带头老大哥首当其冲,也受到了波及。而且其动作大,速度快,校企改革落实密集,也一度成为焦点。
2.2020年全面推广
到了2022年全面清理高校所有企业开展得如火如荼。大量的高等院校排队卖起了企业。2020年一年就有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众多知名大学纷纷出售自己的校控企业。
3.到2022年底以前原则上完成改革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文件,这场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要在2022年底原则上完成改革。
而这对于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幸的消息。辛辛苦苦筹办了那么多的校控企业,往昔的努力就这样泡了汤,也实属可惜。
少了校控企业的资金来源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成都大学在未来的发展上可能会面临着诸多的瓶颈。可以说成都大学的未来要更加倚仗于王校长了。
其实校控企业剥离有利有弊
1.利
降低廉洁风险
针对于29所学校的巡查当中,有23所存在着管理混乱和廉洁风险,从概率上来讲,这是一个比较令人吃惊的数字。
而将企业与高校剥离,从根源上杜绝了校控企业的管理混乱和廉洁风险,这也是高校企业改革的出发点之一。
让学校更加专心于治学
另外而言,学校是象牙塔,是探究学术的地方。比如对于王校长而言,既要忙于学术又要忙于学校管理,还要发表论文,还要管理企业,胡子眉毛一把抓,恐怕学校的治学将会被落下。
2.弊
资金来源少了
不管怎么说校控企业可以为学校创造一定的资金流,为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所必需的“粮草”。
科技成果转化慢了
另外,一般而言,由高校所控制的企业往往有背后强大的科研团队作为支撑。而这些企业反过来又会作用于这些背后的高校,使其科技成果实现快速转化,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科研效率。
如果高校与企业剥离开那么科技成果的落地与转化可能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剥离高校所控制企业可能的办法
1.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卖掉
要实现高校与企业相剥离,最简单粗暴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这些企业卖出去。企业不是学校的了,从根本上杜绝了管理混乱和廉洁风险。
2.或许也可以把管理更完善一些
其实对症下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然有很多高校的校控企业,存在着管理混乱和廉洁风险,那么就可以从这2点去入手,抓好校控企业的管理,采用各种措施去防范廉洁风险。
编者寄语:
无论如何高校创办企业也是一次伟大的尝试,以高校科研团队为支撑,曾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而对于王清远校长来讲,辛辛苦苦开创出来的事业,曾经付出的努力,可能意味着成为梦幻泡影,不知道王校长内心会作何感想。
今日话题:你对高校办企业怎么看呢?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喜欢我的作品,请帮忙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