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今日优选
影响一个社会。
昨日,一则关于延长应届生身份保留期限的新闻登顶微博热搜。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孙洁与其他委员联名提交一份提案,建议取消部分地区落户和招聘中对应届生的硬性规定,促进有生育安排的女大学生就业。将应届生身份保留年限从当前的2年延长到5年甚至取消,打破当前“毕业-就业-结婚”的模式。
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1.为什么应届生身份如此重要?
(1)户口优势
很多城市为了引进人才,都会向应届生放宽落户政策,甚至包括一向“身段很高”的上海,也在去年放宽了落户政策:允许交大、复旦、同济、华师大四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直接落户,而非应届生想要在一二线城市落户只能通过其他的途径。
户口有哪些好处?
户口直接关系到你买房、子女教育、找工作、出行等各个方面。以上海户口为例,外地单身是不能在上海购房的。如果想要在上海买车上牌,则必须要有上海的居住证,如果要拍车牌的话,则至少要比上海本地人多等三年。
(2)考试资格优势
以2021年国考为例:
2021年计划招录2.57万人,其中1.5万个岗位用于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公告中明确提到「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
(3)参加校园招聘的优势
校招绝对是应届生找工作的最佳时机,每年校招季,各类企业宣讲会,企业双选会,人才交流会,秋季、春季人才集中签约会,高校求职联盟信息发布等招聘方式接踵而至。应届生不用走出校门,在校就业处的引导下即可向自己有意向的企业投递简历应聘。并且校招岗位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不是很高。
一般来说,校园招聘都非常看重学生的「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大部分公司校招都只招应届生。国企、央企和银行每年都会有只针对应届生的校园招聘会。而一旦错过应届生身份后,再想进去这些单位,几乎就不会有机会了。
所以最难找工作的永远不是应届生,而是刚失去应届生身份且工作经历不到1年的社招生。他们既失去了应届生身份,很难再参加校招,又因为缺乏工作经验,无法再通过社招找到好的工作,这才真正的陷入两难境地。
就业
其实在去年,为缓解受疫情冲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教育部把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延长了两年。
2020年2月28日,教育部发布通知:毕业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以按规定在学校留档两年,两年内落实单位,高校统一按应届生身份帮助其办理就业手续。
疫情下稳就业被摆在重要位置,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尤为引人注目。今年的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复杂,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檀传宝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应届生身份保留延长可以是权宜之计,长远看,应在淡化身份意识的前提下,建立对应届生就业的引导、一次性政策支持等常规机制建设。
应届生身份的某种便利,使其与往届生在就业市场、公务员考试等诸方面形成差异,延长应届生身份保留年限,更深层次的是淡化身份观念,是否应由国家、高校层面引导就业单位、相关招考部门不再强调应届身份?
檀传宝指出,就业问题无法由政府、学校包揽承担,但是两个方向的工作是要做的:
其一,尊重高等教育办学规律,不要一味追求入学率的升高。因为高教规模取决于国家承担能力、就业市场发育等客观条件,一味因为教育以外的原因扩招,肯定会有人才、资源的浪费。
其二,认真对待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工作,实现高教结构优化。目前国家急需的高层次技工人才许多高等教育单位无能力培育,需通过强身健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职业教育直接与就业市场对接,往往会在就业提升上有效发力。
大学生就业的更大问题,其实在于当前的教育模式,庞大的毕业生并未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合。在就业结构性矛盾下,就业市场同时出现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情况。
檀传宝认为,歧视职业教育的传统思维要不得,应该鼓励更多孩子报考高等职业教育,努力成为“大国工匠”,投身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事业。
观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就业不急了。
部分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并不急着就业,而是留出一大段时间来休整和思考,寻找个人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择业期有时以年为单位,等就业时早已不是应届生了。
这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让他们从小更加重视个人的兴趣和价值。他们的家庭也大多富有余力和宽容氛围,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为孩子的慢就业提供一定的支撑。
檀传宝认为,社会教育观念的转变也很重要。社会大众不仅要尊重教育规律,还要在尊重、鼓励学生有个性地成长、有个性地创业、就业等方面实现观念变革,理解、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个性、灵活性。
随着应届毕业生就业的灵活化,高等教育自身也需进化,比如第二学士学位。
2020年5月29日,教育部官网公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作为大学本科后教育,第二学士学位学制两年,实施全日制学习,主要招收当年的应届毕业生或者近三年暂未就业的往届生。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放开应届生身份保留年限,对那些毕业多年需要第二学士学位进修的学生来说,无疑打开了多重可能性,学位的更加开放,有助于形成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
另外,卢晓东认为,继应届生身份保留年限延长后,保研“唯应届生”的格局今后也应有所扩展。在劳动教育的视野下,那些既有学术潜能又有社会经验的学生不该更多被保研么?特别是一些实操性的学科,比如工程学、教育学等。
诚如提案引发舆论沸腾后,很多网友高呼支持:人生可以有很多种模式!没有对错!
切勿忘记,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檀传宝指出,虽然就业十分重要,但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人的培育,就业等工具性指标是第二位的。
也许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一提议还是遭到了广大网友的批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真正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
原本应届毕业当年打算就业的小伙伴,如今要和其他毕业五年的毕业生同台竞技,失去身份优势。
(2)五年期间内毕业生不能签订就业合同
这意味着这五年期间内,毕业生不能拥有正式的工作,一旦签订合同,则仍然会失去应届生的身份,那么这五年的时间到底留给毕业生去如何试错?况且失去应届生身份的最大原因往往不是期限不足,而是草率签订了就业合同后,再次选择择业。延长应届生身份至五年并不能解决这一「痛处」。
(3)企业仍然会按照自己的标准执行
你可以想象,当你毕业3~4年后,再去以应届生的身份寻找工作,这时候HR不可能不问你这几年到底做了什么?即便你拥有应届生的身份,也不意味着在HR的眼里,会将所有的“应届生”一视同仁。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失去「应届生」身份的话,一定要珍惜这个身份!在求职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抓住校招的机会,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才不会后悔当初浪费这样一个重要的身份!
欢迎关注
您看了文章有什么收获呢?
大家记得关注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