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宝宝发生抽搐,正确处理方式是什么?
“娃烫伤了涂牙膏”
“被门夹伤手指,往伤口撒胡椒面止血”
……
看到娃有个“小意外”
很多家长一下子阵脚就乱了
第一反应不是找医生
而是把自己听说的各种“急救知识”派上用场
也不管到底靠谱不靠谱
殊不知,有些错误的急救方式
其实暗藏“杀机”!
5岁的娃抽搐不止、翻白眼
妈妈灵机一动,却把娃给害惨了!
君君(化名)是个5岁的小朋友,最近被弟弟传染到疱疹病毒发烧了。
10月26日晚上,上一秒还睡着的君君,突然全身不停地抽搐,双眼向上翻白眼,牙咬得紧紧的,手也拽得紧紧的,一直在抖,怎么叫都不答应……
这可把一家人吓坏了。
“呀!娃娃这是怎么了?”
“快!快!快拿个东西来,千万别让他咬了舌头……”
之前就听隔壁三姨老公侄子同学的老婆说:“抽搐关键是不能咬到舌头”。
于是君君妈立马找出一双筷子,还细心地翻出家里的纱布缠上制成压舌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塞进了君君嘴里。
过了会儿,抽搐没停下来不说,口腔牙龈全被压舌板这个外来物弄伤了,满口鲜血,君君妈更是慌了。
一看苗头不对的君君妈,赶紧打了120。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接到120调度后,立即出动急救车。
同时急诊医生在电话中指导君君妈,
让娃保持平躺、侧卧,不要随意挪动,记录娃的抽搐时间。
等医护人员赶到时,君君还在抽搐,因不当的急救处理方式,导致君君口腔破损非常严重,唾沫混着血液,差点堵住气管导致窒息。
医生给孩子紧急处理后,君君妈抱着娃上了救护车来到医院进行后续的治疗。
好好的娃怎么突然就“抽风”了?
惊厥,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抽搐”、“抽风”、“惊风”,是儿童常见的急重病症,6岁以下儿童的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
其中,热性惊厥是由于高热38℃以上导致的脑部缺氧而引发抽搐,小朋友最容易发生的就是热性惊厥。
另外一些病毒、细菌进入脑部引发颅内感染,也会导致脑神经异常放电从而抽搐。
惊厥是急诊症状,必须立即处理
如果抽搐时间长或者次数多
会对宝宝的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但处理方式一定要正确
深圳市妇幼保健急诊科钟慧君医生
提醒各位家长
一旦发现娃惊厥抽搐
首先,千万不要这样做!!!
01、“只要我塞得够快,娃就咬不着”?
NO!
跟君君妈一样,害怕娃咬着舌头就急着往娃的嘴里塞压舌板的家长可不少,甚至还有手指抠喉、灌油、灌水、喂药等,还有为了唤醒发热抽搐的孩子,往娃嘴里灌半杯滚开水的……
说真的,娃抽搐时咬到舌头的概率,可能还不及买彩票中奖的概率高。
盲目地向抽搐的娃嘴里塞东西,只会增加一些意外的风险,轻则会划伤口腔黏膜造成出血感染,重则会因为血液和异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严重会危及生命。
还有,用手指抠喉咙,也绝对不可以!!!
一方面可能会咬破,甚至咬断手指;另一方面因为伸进孩子喉部的手指可能会导致孩子窒息,而且还会造成迷走神经强烈兴奋而造成心脏停止跳动,如果得不到及时抢救,也极有可能导致死亡。
02、“只要我按得够紧,娃就抽不动”?
NO!
按压抽搐的肢体,只会引起肢体骨折等问题,抽搐幅度、时间并不会缩短。
还有,抽搐时挪动娃只会造成二次伤害,如磕碰、骨折等。当娃所处的环境没有危险时,不要随意挪动。
娃突然“抽风”,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大多数抽搐或惊厥发作其实是短暂的,具有自限性,一般1~2分钟内症状就会缓解,很少超过5分钟,这时候家长要做到是
• 让孩子保持侧卧,松开衣领,头转向一侧,这样能保证呼吸道畅通,让呕吐物或者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造成误吸、呛咳、窒息。
• 尽量挪开娃身边可能危及到他们的物品,做好安全防护,避免碰伤、摔伤等。
• 家长还可以仔细观察孩子发作时的症状,如眼睛具体看向哪边看、头向哪侧转以及抽搐是从哪侧先开始等等。
• 减少对患儿的刺激,保持安静,记录抽搐时间,最好用手机把孩子的发作情况录下来,就诊时拿给医生看就更直接。
•
呼叫120!
无论是抽搐少于5分钟的惊厥,还是抽搐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仍不能缓解复杂惊厥,均需就诊明确原因,让医生寻找病因,更有效地控制惊厥,防止宝宝再次抽搐。
宝宝在家里发生抽搐
聪明的宝爸宝妈应懂得及时给予正确处理
减少额外伤害,及时就诊
宝宝的健康成长,需要您的助力
本文首发: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科普支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 钟慧君
责任编辑:李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