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央视前著名主持人李咏的女儿法图麦,在社交平台发布了自拍照,分享自己最近的生活状态,引起了网友的讨论:
法图麦的妈妈——导演哈文随后也转发了女儿这条微博;评论区里,一片祝福和夸赞:
在痛失爱人和父亲两年多后,母女俩的生活回归了平静恬淡。
而时间拉回到两年前,在李咏刚去世不久,法图麦同样是日常在社交平台晒了一张比基尼自拍照,评论区却充斥着键盘侠们的声讨:
乌烟瘴气的评论区留下了无数句不堪入目的脏话,无情地攻击着那个16岁刚失去父亲的女孩,逼得法图麦不得不放弃了原有社交账号。
她做错什么了吗?她只是把悲痛和思念埋在心底,像爸爸希望的那样,好好生活,一如往常而已啊。
经历这样的双重打击,年少的法图麦始终保持着沉默,没有向外界表露过自己的情绪,只是像过去一样努力生活着......
写书、导演话剧、做慈善......还考上了常春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
平时发表的动态,也是分享自己的健身日常、喜欢的电影美食,云淡风轻:
法图麦成长得足够优秀,她自身的强大和魅力,让那些曾出言不逊的人,慢慢闭上了嘴。
总有些磨难突如其来,也总有些温暖会一直陪伴在侧——支撑着法图麦走过苦难时光,成为她强大来源的,是父亲李咏给她留下的一笔丰厚“财富”。
充满爱意的陪伴,
是女儿坚定自爱的底气
“小宝贝,你好吗?今天爸爸一个人静静卧于床上,手握你胎心的录音,塞到被窝里,音量开到最大,让你那铿锵的扑腾声儿,通过被窝与席梦思的混响和共振,从手到胳膊传递到全身,从而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心动。你的胎心让爸爸对你展开了无穷想象,以至于爸爸像个精神病人一样起床下地。真的,你让爸爸变傻了,变呆了,变痴了。”
妻子哈文怀孕三个月的时候,李咏第一次通过胎心监测仪,听到了女儿心跳的声音。
激动不已的准爸爸,提笔给未出世的女儿写下了第一篇宝宝日记,这一记,就是十几年。
而且坚持记宝宝日记,李咏不是当做任务一样打卡完成,他是真的乐此不疲,享受其中——在飞机上、工作间隙、深夜失眠......他都要提起笔来记上几句,打算一直写到女儿结婚的时候,给她留下一份独特的回忆。
可惜的是,这个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可是父亲深沉的爱意,却会陪伴女儿一生。
李咏工作繁忙,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把最重要的欢乐时光留给家人和孩子,可是再怎么想尽一切办法腾出时间,还是缺失了很多陪伴女儿成长的机会。
有一次,女儿在除夕夜抱怨:“为什么别的孩子除夕有爸妈陪着,我却没有......”那一刻,身为父亲的心酸,难以言表。
深谙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李咏最终下定决心辞去自己深爱的主持工作,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深爱的女儿身上。
女儿吸不上奶,他就用奶瓶细心地往女儿嘴里一点点滴,抱得手酸了也得等女儿喝够了才停下;
女儿喜欢看电视上人家扭秧歌,他就拉着全家人一起扭,逗得女儿哈哈大笑;
有一次一起拍照,摄影师让李咏带着女儿做旋转的动作,旋转过程中一个没站稳,眼见就要跌倒了,李咏想都没想直接垫在了女儿身下......
李咏给女儿内心铺上了厚厚的安全感的垫子,使孩子坚信她被父亲无条件地深爱着,父母是她永远的港湾。
哪怕外面长夜寒冷,这些回忆随手翻开,都会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如初;即便父亲离她而去,这些可以带在身边的祝福,也依然是日日夜夜陪伴孩子度过的温度。
宽松自由的童年,
是精神世界的“富”养
“只要不出格,女儿爱玩什么就玩什么,我想给她自由宽松的童年,不想她从小就戴着镣铐跳舞。”
李咏如是说,也是如是践行的。
他曾自曝女儿的学习成绩属于中上且浮动不大,因为他一直都没有严苛要求过。
“我对她没有太高要求,健康、阳光、快乐就好,别人都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这代人少年时承受的压力够大了,我生怕女儿赢在起跑线上。”
李咏从不给女儿过多压力,相比学习成绩,李咏调侃自己更担心女儿的长相问题。
回忆当初妻子哈文怀孕时得知是个女孩,他当时就焦虑了:“你说就我这张脸,扎俩小辫儿,那得什么样儿啊?闺女长大了还不怨我一辈子?”
这只是一句调侃,在李咏的眼里,女儿是无比漂亮的小姑娘。
可残忍的事还是发生在法图麦身上了,从出生开始,就一直有“最丑星二代”的声音围绕在她身边。
在《超级演说家》节目中,李咏说道:“她(法图麦)的出生和别人不一样(指网友给法图麦贴上的标签),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所以我要给她更多的爱。”
作为深爱女儿的父亲,李咏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却无法做到不在意别人对女儿的指指点点。
然而他不是加入口舌之战,而是选择了最明智的方法:把女儿培养成阳光自信,懂得充分认可自己,不在乎别人眼光的姑娘。
李咏从不限制女儿今后的发展方向,但给她提供自主选择、充分尝试的机会,琴棋书画、体育项目,样样不落。
“她可忙了,学钢琴、学画画、学数学、学国际象棋,还有游泳、网球……咱不指望她能在哪方面多么出色,但什么都让她接触一下。”
有人猜测,李咏是想把女儿培养成全能型人才吧?
可实际上,他并不是功利地要求女儿在哪一个项目上拿出优异的成绩单,他更在意女儿在尝试中丰富的体验、开阔的眼界。
被父亲这样“富”养长大的法图麦,出落得自信大方、独立有爱,从未停止思考和探索的脚步。
这样的女孩,谁见了不夸一句“气质独特的小美人儿”?
一朵自由盛放的花,她该是什么颜色?有着怎样的芬芳?做滋养她的清泉,细心浇灌就好了,然后给她空间生长,静静在一旁欣赏。
这样长大的孩子,即使经受了风吹雨打,也依然能够保持纯洁明净。
做女儿的朋友
也做她的榜样
在李咏记的宝宝日记中,有这么一句话:
“小宝贝,你将来会说话时,可能会叫我老爸,但如果叫我‘阿咏’,又有什么可责怪的呢?我坚决不强迫你应该怎么称呼我。”
把孩子当成朋友一样平等对待,是他一直遵循的教育方式。
为了能和女儿平等对话,他会趴在地上学三岁小孩的样子和女儿交流,妻子笑着说他“神经病”,他反而打趣儿说自己这是“礼贤下士”。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陪伴就是放下大人的架子,放低身段,走进孩子的世界,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感受他们最简单纯真的喜怒哀乐,与孩子同频共振。
这一点,李咏做到了。
被老爸平等对待的法图麦,有什么意见都敢直接表达出来。
李咏的节目里经常会出现女嘉宾,法图麦对此很不乐意:
“老爸,你的节目能不能别老请女嘉宾?”“女嘉宾怎么啦?”李咏问。“万一你跟她搞外遇,怎么办?”
这样的童言无忌,让哈文在旁边都听傻了。
有段时间,李咏剪掉了那一头标志性的长发,被网友猛夸帅气。
其实,剪短发只因为法图麦的一句话:“短发更适合你哦。”
信任女儿审美的李咏,二话不说就剪了,嘿,效果还真不错,大家都说他是个被长发耽误了的美男。
李咏不是那种力气不花在自己身上,却热衷“鸡娃”的父母。希望孩子做到的,他都会先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李咏家经常上演这样一幕:
李咏坐在沙发上,聚精会神地读一本书。法图麦跑过来问:“老爸,你干嘛呢?”
“我看书呢,你先自己玩儿去。”
“这书好看吗?我看看!”女儿吊在爸爸脖子上赖着不走。
“好看啊,你看自己的书,爸这书你看不懂。”
听爸爸这么说,法图麦很不服气,李咏就继续上演“聚精会神”,时不时还拿支笔批注一下。
看爸爸这么入迷,没过多会儿,法图麦也拿本书看上了,看得挺认真。
声色俱厉,不如以身作则,李咏就是这样把“有教无痕”的培养融化在了嘻嘻哈哈的小日常里,既是女儿的好朋友,也成为了女儿效仿的榜样。
童心永驻,幽默长存
与病魔抗争期间,李咏给自己提前写好了遗言:
“欢迎大家光临我的告别仪式,劳累各位了,你们也都挺忙。今天来的都是我的亲朋好友,既然不是外人,我也没跟你们客气,走之前都说好了。今儿来送我,就别送花了,给我送话筒吧。我希望我身边摆满了话筒。”
身患重病,也没忘了调侃自己一把。这份面对死亡轻松淡然的态度,也让心怀沉重关心他的人,眼含泪水露出了微笑。
父亲去世后,法图麦在社交平台发了一张刚做完运动后的自拍,手插口袋酷酷的样子,像极了李咏。
这条动态的配文是:tell me about it(可不是嘛),仿佛在与父亲隔空对话:
“你要坚强一点。”“可不是嘛。”
李咏曾说:
“我把世界上所有的好都给了我的女儿,想着法地宠、变着样地爱,终于把她培养成了全世界最聪明、最幸福、最快乐、最漂亮的女孩。”
全世界最聪明、最幸福、最快乐、最漂亮的女孩儿,怎么会一直沉浸在悲痛中止步不前?
她拥有的不仅是眼前遭遇了磨难的生活,她还拥有父亲留给她的诗意的世界、童话的世界,还有充满了希望和可能性的世界。
生死是困境,谁也逃不过,认真活,用力爱,就没什么可遗憾的,这样的心态,才是李咏留给女儿最宝贵的“财富”。
作为父亲,李咏的动人之处就在于,他在女儿未成年之时,已用真挚的爱与自由,给女儿装备好了独立远行的内在力量。
作者介绍
阿怪,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育儿工作者,不断学习和传播育儿知识。养娃路上,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