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醒目的被启功先生题写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碑上。八字,平易通畅且深刻含蕴。包含了理论与实践;做学问与做人;以及一般人与老师之间的辩证关系。
复旦大学曾有学生坦诚的道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必须有高尚的师德教风,而不是世俗的成功。教师为立校之本,师德则是教育之魂。老师是社会道德传统的继承者和传承者。不仅仅要把前人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把前人圣贤的正确道德价值观传递给新一代人。但是,这么神圣、充满深刻意味的职业,总会出现一些不德之师,业不精且德不立。这些人常常表面是祖国山河一片红,背后又是一套,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亦不能一视同仁。而且,这些人一直在扮演着老好人的角色,一开始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言语,使学生信服。但时间久了,虚伪的真诚,比魔鬼还可怕,影响辩知能力还尚未成熟的学生。不仅仅会使对生活以及学习产生厌倦,而且也会对社会失去信心,连朝夕相处,心照不宣的老师,也是一个面具戴久了,就摘不掉的人。
似乎这一切听着都十分好笑,但是作为一个经历过甚至于经历着的人,又是多么的折磨及痛苦的回忆。身为一个老师,会在问题没有弄清楚的前提下去诬陷和诋毁一个学生,并且对他嗤之以鼻,跟他的朋友们、同学们以及身边的人去编造和夸张的叙述自己以为以及未曾考证的“事实”。对于学生时常想着如何钻营牟利、攀权窃取,常思谄媚,鄙清流,羡达贵。三尺之清地,无心眷顾,每日唯思如何追逐虚名,做出表面文章去“刷业绩”,不肯踏实传授知识,实在枉为人师。
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品德才有资格去成为人师,一些连自己都约束不了的人,怎能担此重,去做祖国未来花朵的园丁,培育好新一代的青年。老师自己都在为师不尊,为师不道,只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人人皆此,岂不是呜呼哀哉。
如果一个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总是生活在批评与侮辱之中,他就会学会谴责和欺骗,充满了抱怨和负面情绪;如果一个人总是活在 生活在敌意和不信任的旗帜下,他就会学会了尔虞我诈;如果一个人总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会学会忧虑;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对生活的厌倦且耻辱之中;他就会有一种负罪感。诸如此类,老师是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影响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人,作用堪比父母。
“成长是学习和改错的过程”是我父亲常常告诉我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只要肯面对;肯改正,就是优秀的,就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作为老师,不但不会给人改错的机会,甚至去否定一个人和带着有色眼镜去评判和评价一个人,那是多么可怕,将一个个学生贴上了标签,至少只要在他的面前,就是有标签的,分了类的,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讲,不仅仅是尊严与面子的问题,更是对自己的否定,和在学校在能否与同学和睦相处的至关因素。在学校中,学生最信任和依赖的人就是老师,倘若一个老师都如此的对待一个学生,恐怕同学们对这个被贴了标签的人都敬而远之了吧。
试想一下,这让一个学生还怎么在人面前抬得起头来,在谁面前都是低人一等,诸如此类的事情不在少数,甚至出现在一些高等的学府。
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单亲家庭的学生和受贫困资助的学生,然而,他们并没有成为被多关注和帮助的人,反而老师在班里肆意去戳中他们的痛处,用他们的不幸作为谈资,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去举例说事,去伤害一个本来就因此一直懊恼和自卑的同学。这种行为无疑是可耻的,并且应该得到关注和抵制,对于这样的老师应该严肃处理,绝不宽恕,因为不仅仅代表了一个人、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的风貌,更是对新一代青年学生以及社会的反面教材。
如果说老师是一棵大树,那么师德就是土壤,养分都不好,又怎会开花结果呢?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希望身为教育者们,要洁身自好,严于律己,做到德行合一,将正能量传递给下一代人,身先士卒,做出表率。
(周钵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