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长的教育焦虑,从何而来?

来源 | 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rmltwz)

转载请注明来源

今年全国两会上,“教育”成为一大热点话题,引发普遍关注。随着乡村家庭对下一代的教育日益重视,农村家长的教育焦虑也在与日俱增:“可以到村里上班,但必须到城里上学”、提前送孩子去各种培训班等,已经成为许多农村家长的共识。那么,农村家长的教育焦虑,从何而来?

01

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

为了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农村家长会尽力让其子女到城镇学校就读。一部分经济能力较强的农村家长会选择把孩子直接送到省会城市或地级城市上学。而对大部分农村家长而言,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生活成本偏高,上学距离也偏远,送孩子到此类地区上学并不现实。县城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离家较近,因此,县城学校成为许多农村家长的首选。这也意味着农村家长会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选择他们“够得着”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们不惜在城镇周边买房或租房。当大量农村学生进入城镇时,形成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挤兑”现象,并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第一,城镇“大班大校”问题严重。近年来,各地积极化解“大班大校”问题,但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这并非完全因为流入地没有积极投入教育资源,而是教育资源的增配速度赶不上农村学龄人口的涌入速度。显然,城镇已成为“教育洼地”,这也就意味着县镇“大班大校”问题解决得越好,流入的农村学龄人口将越多,直至超过流入地的教育承载力。

第二,加重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对学生而言,无论是在农村上学还是在城镇上学均是免费的,上学的直接成本没有太大变化,但是间接成本却增加了。一方面,为了让其子女在城镇上学,有的农村家长需要购买住房或租赁住房,有的农村家长需要到城镇接送孩子上下学,增加了住宿、交通等成本。另一方面,许多农村家庭需要有一名家长陪读,这也就意味着减少了一名全劳动力,加重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

第三,农村学生难以实现就近入学。跨越原有的生活半径上学,意味着上学距离变远了。虽然有部分学生能够在学校周边买房或租房,但还有部分学生会选择走读,交通距离更远。大量的学生涌向城镇,对“走不了”或者“不想走”的农村学生也会产生影响。当农村学生向城镇集中后,农村学龄人口将进一步稀疏化,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校因无生源或生源过少易被撤并,导致所有农村学生的上学距离均变远了。

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构成了教育资源“挤兑”现象的外部条件。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条件下,追求规模效益成为许多地区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理念。学校规模的差别使处于不同位置的学校获取的教育资源出现差异。在城镇地区,学龄人口密集,学校规模普遍较大,基于学生人数的教育资源配置标准使这些学校获取的教育资源更多,而随着资源优势不断积累,这些学校最终变成优质学校。而在乡村地区,学龄人口稀疏,小规模学校数量较多,按照学生人数进行资源配置必然使这类学校获取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这类学校最终成为薄弱学校。这种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最终导致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依“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城—镇(乡)—村(屯)”梯次分布,城镇集中了大部分的优质教育资源,而农村的教育资源最为薄弱。

城镇学校无门槛或低门槛入学为教育资源“挤兑”现象提供了实现路径。为了便于管理,以往我国农村小学以村为单位设置,初中以乡(镇)为单位设置。但是这种格局被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学校撤并打破了。伴随生源的减少,农村的小学和初中在减少,生源的分布重心向城镇移动。农村学生在村里上小学、在乡(镇)上初中的格局被打破,学生可以无障碍进入城镇学校就读。在县城,除部分优质学校按照住房的地理位置实行学区制入学外,其余普通学校并未设置县域内学生的入学门槛,这为农村学生进入县城入学提供了便利。在城市主城区,有条件的农村家长通过购房为其子女获取入学资格;而在城郊,由于入学门槛并不高,许多农村学生以随迁子女身份入学。

对于重视教育的农村家长而言,倾尽全力让孩子在县城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似乎是一种效用最优的选择,也符合农村家长的决策理性。虽然有教育焦虑的心态作用,但农村家长作出的“用脚投票”的教育选择行为能够有效检验各地的教育均衡化程度,对教育发展未必是坏事。

因此,消除教育资源“挤兑”现象,应重构农村教育生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匀分布,全面提升农村教育的吸引力:

首先,健全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决定了教育的发展状况。为了消除义务教育产生的累积发展差距,教育资源的配置理念应由“投入公平”转向“获得公平”,保证不同规模学校的学生能够获得均等的教育服务,并据此建立科学的公用经费测算标准和教师编制测算标准。

其次,完善农村教育发展统筹机制。农村教育资源调配不仅涉及教育部门,还涉及财政、人事和编办等多个部门,如果不上移统筹高度,那么获取的教育资源将非常有限。为此,应把农村教育发展作为地方“一把手工程”来抓,并把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纳入地方政绩考核指标,统筹多个部门共同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振兴农村教育。

最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是消除优质教育资源“挤兑”现象的根本途径。为此,可建立城乡教育互动和共享机制,通过一体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师资是核心资源,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实行区域内教师动态轮换,保证农村学校也能够获得优质师资。当农村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有高质量的义务教育时,农村家长便不会花费巨大的成本把孩子送到城镇上学。

02

盲目扩大子女的课外教育投入

与择校相比,农村家长的教育焦虑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当孩子进入学校后,农村家长并不会像父辈一样把孩子的教育任务全部交给学校,而是希望尽可能发挥家庭的作用。他们已经意识到教育过程中家庭的重要性,但并不知道如何发挥家庭的作用。农村家长普遍奉行“学比不学强,多学比少学强”的教育观念,许多培训机构迎合了农村家长的这种心理,开设了数目繁多的辅导班和培训班以吸引农村家长。农村家长教育投入的盲目性还在于存在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农村学生参加的辅导班越来越多,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导致“教育过度”问题。

一是增加了农村家庭的教育成本。由于各种辅导班、培训班价格不菲,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越来越多,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显著增加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二是影响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过长时间的学习挤占了农村学生的锻炼时间,身体健康状况必然受到影响,近视率和肥胖率明显上升。此外,学习压力过大对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易引发心理问题。三是挫伤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多的学习任务和过重的学习压力使得农村学生难以关注自己的学习兴趣,长时间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使其发展潜力受限。

在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家长的教育焦虑成为过度教育的内部动因,不科学的教育评价方式构成了这一现象的外部条件,而课外教育空档为过度教育提供了实现空间。为了消除农村家长盲目扩大教育投入带来的负面影响,应从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发力。

首先,改进教育评价方式。各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后,升入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比例在逐年上升,但各地优质高中的数量依然偏少。虽然有些地方拿出了一定优质高中学位指标分配到普通初中,但学业成绩依然是选拔学生的主要依据。因此,教育部门可探索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其次,重视家长学校建设。教育也是改变家长的有效方式。义务教育学校可依托家校合作建设家长学校,让农村家长掌握必要的教育知识,并且明确过度教育的危害,使他们能够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

最后,强化校内校外教育一体化。学校可把学生的课外时间纳入统一的教育教学规划中,保证课外和假期也能有指导性的教育活动。学校也可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活动,使农村学生无需再花费额外的时间和高昂的费用到校外机构学习。

03

过度干涉子女的教育出路选择

农村家长教育焦虑的第三重表现是代替子女选择教育出路。由于担心子女在选择教育出路时面临风险,农村家长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决策。在农村学生完成初中学业后,绝大部分家长会选择让其子女在普通高中就读,而完成高中学业后,即使选择复读也不愿意让其子女进入职业学校就读。作出这种选择的原因在于他们对职业教育存在刻板印象,而并非所有的农村孩子都适合普通高中。农村家长的这种教育决策对农村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

第一,易引发恶性竞争。如果按照单一标准去评价学校,那么最好的学校仅有一所或几所,即优质教育资源具有相对稀缺性。为了使决策的风险最小化,许多农村家长按照“唯升学”“唯名校”“唯成绩”的理念决定子女的教育出路,导致农村学生升学竞争异常激烈。

第二,制约学生发展潜力。如果依据教育平均回报率进行决策,那么农村家长的教育选择趋于一致,但这种选择忽视了学生特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忽略,发展潜力难以被有效激发,发展空间受限。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顺应农村家长的决策理性,基于农村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性设计多样化的教育出路并提供专业化的指导。

一是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出路。职业教育就业后的社会地位未能达到预期,许多农村家长仅把其作为未能考入普通高中的备选。为此,农村地区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使农村学生也能获得体面的工作和满意的收入。当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收益差距逐步缩小后,才会有更多的农村家长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教育出路,从而推动农村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二是发展延迟分化的高中阶段教育。许多家长其实并不确定其子女适合接受哪种教育,他们只是按照发展前景进行比较。为此,可为农村学生提供延迟分化的机会,降低决策风险。

三是注重教育发展规划指导。为了让农村学生能够选择适合的教育发展路径,学校的功能应进行拓展,除了开展教育教学外,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教育发展规划指导,让每个学生通过受教育能够有出彩的机会。

选自 | 《人民论坛》杂志

原标题 | 农村家长的“教育焦虑”从何而来

作者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 刘善槐

新媒体编辑 | 王思楠

原文编辑 | 银冰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